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喬木 > 龍眼 龍眼 lóngyǎn 亦稱“益智”。果木。俗稱“桂圓”。無患子科。常緑喬木。偶數羽狀複葉,小葉長橢圓形。花小,黄白色。圓锥花序頂生或腋生。果球形。不裂,果肉白色可食,味甜。木材為製器、建築、工藝原料。果實及根、葉、花入藥。分佈於我國福建、廣東、四川、臺灣等地。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龍眼》:“龍眼。一名益智。”《東觀漢記》卷二十二:“南單于來朝,賜御倉及橙橘、龍眼、荔枝。”《文選·左思〈吳都賦〉》:“龍眼橄欖,棎榴禦霜。”李善注引劉逵曰:“龍眼如荔枝而小,味甘。”参閱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下。 
龍眼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相術部 > 眉眼 > 龍眼 龍眼 lóngyǎn 相術三十九眼之一。眼形大而有神,黑白分明,單眼皮,狀似龍目。古相術認爲,主大貴顯赫。參閲《麻衣相法》。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龍眼 龍眼 lóngyǎn 亦稱“比目”、“亞荔枝”、“蜜脾”。無患子科植物龍眼之果。大者似檳榔,殼青黄色,有鱗甲,肉薄於荔枝,白而有漿,甘如蜜。主治虚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龍眼》:“一名益智”。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龍眼》:“一名比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龍眼》:“〔釋名〕亞荔枝,蜜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