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齐善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齐善恶 道家提出的命题。《道德经》说: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将善与不善等量齐观。又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潜台词是: 丑恶是相对美善而言,如果没有美善,也就无所谓丑恶了。庄子把这种相对论发挥得淋漓尽致,认为善恶、是非、美丑、生死、物我等,都是相对的,他说: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事物间的差别,无非是人的视角不同,既没有客观标准,也不是事物的本性。人性也是如此,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所以结论就是: 齐善恶。善恶是伦理学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齐善恶实际上就是要给传统的伦理学来个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否认伦理学存在的意义。 齐善恶庄子提出的道德命题。《庄子·齐物论》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他由此得出结论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辨!”在庄子看来,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善恶是非没有标准。《庄子·胠箧》载:“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间而仁义存焉。”这里没有是非可言。伯夷、叔齐耻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下;柳下跖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殒于东陵之上。他们一为名死,一为财亡,都是伤性残生,没有什么君子、小人之分。人们所说的是非、善恶都是相对的和变幻不定的。人们不必区分是非善恶。区分得越清楚,道德越是受到损害,人们的自然本性就越是受到损伤。庄子的这种观点,包含着对当时道德虚伪性的批评,但是他把事物的相对性推向极端,并由此否定人们评价是非、善恶的客观标准,则是错误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