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耳五6617①名无心草。北京官话。北京。清光绪十年《畿辅通志》:「~叶如耳,缥色。《酉阳杂俎》云:蚍蜉酒草,~也,一曰无心草。」②名鼠曲草。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鼠麴草 > 鼠耳 鼠耳 shǔěr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鼠耳 鼠耳 shǔěr 亦稱“無心”、“佛耳草”、“金沸草”、“地蓮”、“綿絮頭草”、“黄花子草”、“蚍蜉酒草”。菊科植物鼠草的乾燥全草。因其葉形如鼠耳,故名。莖灰白色,質軟;葉密被灰白色綿毛,皺縮卷曲;花赤黄色,膜質。主治咳嗽,氣喘,筋骨疼痛。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鼠耳》:“鼠耳,味酸,無毒。主治𤷒寒,寒熱,止咳。一名無心。”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鼠草》引元·李杲曰:“佛耳草,酸,性熱。款冬花爲之使,宜少食之,過則損目。”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草部·綿絮頭草》:“一名金沸草,一名地蓮,俗呼黄花子草……蟻食此草即醉,故又名蚍蜉酒草。”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相術部 > 耳鼻 > 鼠耳 鼠耳 shǔěr 古相術十六耳之一。特徵爲耳小圓薄,輪廓飛反,耳根反生。認爲生此耳主低賤偷竊,招災犯罪,晚年死於刑獄。參閱《麻衣相法》。 鼠耳 鼠耳鼠曲草的别名。唐·皮日休《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 ☚ 蚍蜉酒草 千心妓女 ☛ 鼠曲草【同义】总目录 鼠耳无心草鼠曲草佛耳草茸母蚍蜉酒草鼠耳shǔ ěr《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鼠曲草(18)。药名。鼠曲草的别名,参见“鼠曲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