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甲tuó jiǎ《本草纲目》鳞部第43卷鼍龙(18)。药名。 【基原】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鳞甲。 【别名】鮀鱼甲(《本经》)。 【性味】辛,温,有毒。 ❶《本经》:“味辛,微温。” ❷《别录》:“有毒。” ❸《药性沦》:“甘,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逐瘀,消积,杀虫。治鯮瘕积聚,崩中带下,疮疥,恶疮。 ❶《本经》:“主心腹癥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阴中相引痛,疮疥死肌。” ❷《别录》:“主五邪涕泣时惊,腰中重痛,小儿气癃,眦溃。” ❸《药性论》:“治妇人带下,除腹内血,积聚伏坚相引结痛。” ❹《本草拾遗》:“主恶疮,腹内癥瘕。”“炙烧浸酒,主瘰疬,杀虫,瘘疮,风顽疥瘙。功用同鳖甲。” ❺《日华子本草》:“治齿疳𧏾宣露。” ❻《本草图经》:“皮及骨,烧灰研末,米饮服,主肠风痔疾。甚者加入红鸡冠花末、白矾灰末和之,空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