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點點(点)Diǎ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泸水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亦收。又,《中国姓氏辞典》 注称: “古已有点氏。《姓苑》、《太平图话姓氏综》 皆有记载。原为繁体字 ‘點’。最近在苏州出现一个新的点氏,名叫点佳浩。爷爷姓蒋,奶奶姓宋,外公姓卞,外婆姓沈。点佳浩父母皆为独生子女,小点出世后,全家商定姓 ‘点’,点字下面四点代表祖辈四姓,上面的 ‘占’ 字表示属四家共有。”解说颇有情趣,与 “點” 自当不同,当另为一姓。 點diǎn❶微小之圓形。班婕妤《擣素賦》:“兩靨如點,雙眉如張。” 點“点”的繁体字。 上一条: 点 下一条: 掂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点(1次) 玷污。或黕~而汙之《辩·八》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點 點 diǎn 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亦稱“點子”。狀如銅鑼而小,中部隆起,上部邊緣有兩孔,穿繩繫提而擊之。用於合樂,以顯節拍。《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弾·樂律典》卷一三六引明·王圻《三才圖會·點子圖說》:“點,今俗樂以之配於銅鼓,謂之‘點子’。”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雨 > 點 點 diǎn 雨點;雨珠。唐·李端《荆門歌送兄赴夔州》詩:“重陰大點過欲盡,碎浪柔文相與翻。”唐·喻鳧《春雨如膏》詩:“細光添柳重,幽點濺花句。”宋·陸游《望霽》詩:“雨來不駛亦不遲,大點如菽細如絲。” 點dianFC63 點diǎnD086 〖點〗 粵 dim2〔頂閃切〕普 diǎn ❶ 斑點。許慎《說文解字》:「〜,小黑也。」張岱《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❷ 通「玷」,玷污,污辱。司馬遷《報任安書》:「適足以發笑而自〜耳。」(只不過足以被人恥笑而自取其辱罷了。) ❸ 液體的小滴。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滴滴。」 ❹ 漢字筆劃的一種。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如高峰墜石。」 ❺ 用筆加上一點,有成語「畫龍〜睛」。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之。」 ❻ 刪改文字,有成語「可圈可〜」。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又與遂書,多所〜竄。」(與遂書:給韓遂寫信。竄【粵cyun3〔寸〕普 cuàn】:改動。) ❼一觸即起。杜甫《曲江》(其二):「〜水蜻蜓款款飛。」(款款:緩慢的樣子。) ❽ 檢查,核對,有詞語「〜名」。杜甫《兵車行》:「行人但云〜行頻。」(〜行:按戶籍名冊點兵入伍。) ❾ 點火。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飲至天晚,〜上燈燭,瑜自起舞劍作歌。」(瑜:指周瑜。) ❿ 更點,古代用銅壺滴漏計時,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兩小時,一更再分為五點,每點即二十四分鐘。宋濂《元史.志第四十九》:「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鐘聲絕,禁人行;五更三〜,鐘聲動,聽人行。」(一更三〜:即晚上八點十二分。五更三〜:清晨四點十二分。聽:任由。) 點 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