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點點(点)Di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泸水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亦收。又,《中国姓氏辞典》 注称: “古已有点氏。《姓苑》、《太平图话姓氏综》 皆有记载。原为繁体字 ‘點’。最近在苏州出现一个新的点氏,名叫点佳浩。爷爷姓蒋,奶奶姓宋,外公姓卞,外婆姓沈。点佳浩父母皆为独生子女,小点出世后,全家商定姓 ‘点’,点字下面四点代表祖辈四姓,上面的 ‘占’ 字表示属四家共有。”解说颇有情趣,与 “點” 自当不同,当另为一姓。

點diǎn

❶微小之圓形。班婕妤《擣素賦》:“兩靨如點,雙眉如張。”
❷塗改文字。禰衡《鸚鵡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❸小面積范圍內的塗飾。繁欽《弭愁賦》:“點圜的之熒熒,映雙輔而相望。”

“点”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4054主意。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我把个~得你我给个主意给你。闽语。福建厦门〖〗。怎么;怎样;怎么样。粤语。广东广州〖〗。呢个字~写这个字怎么写?‖想~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广东佛山〖〗、斗门上横水上〖〗、南海沙头〖〗、信宜〖〗。香港。亦影《阴影》:「~啦?三脚林。」◇ 木鱼书《二荷花史》:「哩下~得识她名与姓,我就移家迁起佢墙边。」袁雄仪《血的教训》:「而家佢地~分组呀?」加(少许冷水在沸腾的水里)。北京官话。北京〖〗。水开了,~上点儿凉的。胶辽官话。辽宁大连〖〗。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一点儿。晋语。山西忻州〖〗。锅后儿滚得厉害锅里边沸得厉害,快~上些儿凉水。西南官话。湖北武汉〖〗。锅里~一点水。用石膏等使豆浆凝成豆腐。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饮食》:「昭人以石膏凝豆浆成腐曰玷,俗作~。」炸;煠。冀鲁官话。河北唐山〖〗。~豆腐。洒;滴。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歇后语:大胡椒冒~水,干蒸(争)。涂;抹。冀鲁官话。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县志》:「涂字谓之~。《尔雅》:『笔灭谓之~。』」吴语。江苏苏州。评弹《西厢记・佳期》:「小姐是相国千金呀,阿要梳梳头…~~胭脂拍拍粉。」蘸。粤语。广东广州。《广州儿歌》:「猪屎臭,葡萄头,葡萄开花~酱油。」吃小吃。闽语。福建厦门〖〗。~一下吃点点心。招;招引。晋语。山西。赵树理《三里湾》:「你不要对着天成老汉说,只用把他老婆~出来,悄悄跟她说。」招呼;关照;暗示。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你去找他准行,我给他打过~了。说中(要害)。吴语。评弹《西厢记・闹柬》:「红娘出口快,总要赶在莺莺前头,不让莺莺发言,而且~到俚心里。」烧。东北官话。黑龙江。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还~了三十来间房。』第二个人添上说。」戗;冲突。闽语。广东海康〖〗。滴。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一~水。客话。福建永定下洋〖〗。一~目汁一滴眼泪‖一~雨。相当于「着」。吴语。上海松江:赤~脚𧺍河过去‖戴~眼镜看书。相当于「得」。吴语。浙江宁波。《宁波歌谣・乡下老人弗希奇》:「乡下老人弗希奇,半夜三更爬~(音担)起。」

點点

(1次) 玷污。或黕~而汙之《辩·八》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點
點  diǎn

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亦稱“點子”。狀如銅鑼而小,中部隆起,上部邊緣有兩孔,穿繩繫提而擊之。用於合樂,以顯節拍。《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弾·樂律典》卷一三六引明·王圻《三才圖會·點子圖說》:“點,今俗樂以之配於銅鼓,謂之‘點子’。”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雨 > 點
點  diǎn

雨點;雨珠。唐·李端《荆門歌送兄赴夔州》詩:“重陰大點過欲盡,碎浪柔文相與翻。”唐·喻鳧《春雨如膏》詩:“細光添柳重,幽點濺花句。”宋·陸游《望霽》詩:“雨來不駛亦不遲,大點如菽細如絲。”

點dian

FC63
“点”的繁体。

點diǎn

D086
“点”的繁体。

〖點〗 粵 dim2〔頂閃切〕普 diǎn

❶ 斑點。許慎《說文解字》:「〜,小黑也。」張岱《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
❷ 通「玷」,玷污,污辱。司馬遷《報任安書》:「適足以發笑而自〜耳。」(只不過足以被人恥笑而自取其辱罷了。)
❸ 液體的小滴。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滴滴。」
❹ 漢字筆劃的一種。王羲之《題衞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如高峰墜石。」
❺ 用筆加上一點,有成語「畫龍〜睛」。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之。」
❻ 刪改文字,有成語「可圈可〜」。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又與遂書,多所〜竄。」(與遂書:給韓遂寫信。竄【粵cyun3〔寸〕普 cuàn】:改動。)
❼一觸即起。杜甫《曲江》(其二):「〜水蜻蜓款款飛。」(款款:緩慢的樣子。)
❽ 檢查,核對,有詞語「〜名」。杜甫《兵車行》:「行人但云〜行頻。」(〜行:按戶籍名冊點兵入伍。)
❾ 點火。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飲至天晚,〜上燈燭,瑜自起舞劍作歌。」(瑜:指周瑜。)
❿ 更點,古代用銅壺滴漏計時,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兩小時,一更再分為五點,每點即二十四分鐘。宋濂《元史.志第四十九》:「其夜禁之法,一更三〜,鐘聲絕,禁人行;五更三〜,鐘聲動,聽人行。」(一更三〜:即晚上八點十二分。五更三〜:清晨四點十二分。聽:任由。)

點()


秦印文字彙編
魯點。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1,西漢
媚故點婢。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9,西漢
故點婢。

比邱道匠題記,東魏
三寶無點。

元維墓誌,北魏
舒原點黛,顔岫擒紅。

梁瓌墓誌,隋
三吴矯詐,兩阿桀點難治。

楊貴墓誌,唐
慎珪點而周後。
《説文》: “點,小黑也。从黑占聲。”

☚ 黯   黠 ☛
000031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