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默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默读mòdú

不出声地读
 △ ~短文。
【反】朗读 诵读 朗诵

默读

(反)诵读

默读mò dú

不出声地读。1928年余家菊等编《中国教育辞典》:“默读(Silent Reading): 一称静读,即阅看文字不出声朗诵而静审其意义之方法。”1929年钱聘《民众教育纲要》第二章:“读法测验有朗读、默读指误和默读问答等。”

口诵、朗读、朗诵、诵读;默读、默念、默诵

○口诵kǒu sòng

(动)用口读出声:手抄~,不暇寝食|左画圈,右画方,~,目视,耳听,五事同举,无所遗失。

○朗读lǎng dú

(动)清晰响亮地念:~课文。

○朗诵lǎng sòng

(动)有感情地大声诵读:~诗歌|~的艺术|~时的表情。

○诵读sòng dú

(动)朗读(诗文):~有关西湖的诗句。

●默读mò dú

(动)不出声地读:~两遍就可以背下来。

●默念mò niàn

(动)默读:~经文|~着碑文。

●默诵mò sòng

(动)默读:~台词|~单词|在心中~。

朗诵←→默读 默诵lǎng sòng ← → mò dú mò sòng

朗诵:大声诵读。
默读:不出声地读书。
默诵:不出声地读。
【例】 梅蓉把两只圆润的胳膊往前一伸,尖尖的下巴颏往上一抬,两道弯弯的细眉毛微微一扬,就象歌唱似地朗诵开了:“少年啊,快插上金色的翅膀,飞向遥远的地方,那儿有五彩的贝壳珍珠,那儿有比花还美的理想。”(陈丽:《纯洁的地方》) 直到今天,有时候我心中默诵这些诗篇,同时脑子里就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屠岸: 《吟诵的回忆》) 学生们在教室里默读语文。


朗读←→默读 默诵lǎng dú ← → mò dú mò sòng

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默读:不出声地读书。
默诵:不出声地读。
【例】 团支部曾向班上同学们推荐过这本小说……围坐在篝火旁,大伙用青春的热情轮流朗读过它;倚扶着万里长城的城,大伙热烈地讨论过 “牛虻”这个人物的优缺点……(刘心武:《班主任》) 他不断默诵着李白的诗。默读英语对训练英语口语能力作用不大。


诵读←→默读sòng dú ← → mò dú

诵读:念(诗文)。
默读:不出声地读书。
【例】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为什么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后来心肠就软?原来他是被狼的假象蒙骗了,从中可以看出东郭先生的糊涂。(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怎样默读》)

默读

默读Modu

阅读的方法之一,是不出声的阅读,默读只用眼看,不用口读,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比朗读快,而且可以边读边思考,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不通过默读这一关是无法实现的。默读主要是用眼和脑,所谓默读能力强,即指眼睛看得快,脑子动得快。因而方法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眼睛看的方法,一是圈点的方法。眼睛看要注意四点:一是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二是注意标点,一眼就要看一句,或一个长句中的一个分句,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三是要一次看清楚,不漏字,尽量不要回视;四是看准行,不跳行,从上行末看到下行时,要接得准,看得快。这四点要有目的地严格训练。做到这四点,看书的速度才能快起来。圈点的方法从小学中年级起就应把它逐步教给学生,要学生做到“三勤”:眼勤、手勤、心勤。这就是一面看,一面想,一面圈点、画线和加注。具体的做法是在不理解的、关键性的或用得好的词语下面画圈或点;在不理解的、关键性的或用得好的句子下面画线;在课文分段之处做个符号;在书页的天地或文旁加个注,或记下段意,或记下特点。教师可以一项项地讲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指导时要强调三点:一是点线符号要统一;二是要抓住重点,不能画得太多,多了反而不醒目,起不到备查的作用;三是字迹清楚,不要涂改,保持书页的整洁。学会圈点,也有助于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 齐读   背诵 ☛

默读

silent reading


默读

silent read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