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黔湄系列品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黔湄系列品种Qianmei series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育成的几个茶树无性系品种, 包括黔湄419号、502号、601号、701号。都是从天然杂交或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
黔湄419号 先从引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高脚茶与引进云南省凤庆大叶种相邻种植的茶树中选出单株, 然后又将单株栽植在苔茶品种园中进行自由授粉。在分离的后代中, 有的单株青芽、花萼有毛 (广西高乔茶类型)、有的黄芽、大叶(云南大叶种类型)、有的紫芽小叶(苔茶类型), 所以属于“滇桂黔”类型,再从“滇桂黔”类型单株中选育而成。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展。叶片略上斜着生, 叶长为10.69厘米, 叶宽5.05厘米, 大叶类椭圆形, 侧脉9.3对,叶肉较厚,叶面具隆起性, 叶色淡绿, 节间长4.0厘米, 芽长2.5厘米,一芽三叶长8.96厘米。复生式花蕾, 花蕾5片,有毛花瓣7片。花冠长径为4.63厘米, 短径为4.39厘米。子房三室, 茶果三角形, 种子椭圆, 深褐色, 种子直径为1.5厘米。发芽晚, 在湄潭3月下旬萌动, 4月中旬开采。属晚生种。3和4轮芽生长旺盛, 占全年产量50%,产量比当地苔茶增产110%。制成红茶,品质显著超过苔茶。水浸出物57.61%, 茶多酚38.85%,抗寒力较弱, 抗茶饼病、茶白星病、茶牡蛎介壳虫以及抗螨类力较强。可在贵州、四川红碎茶产区推广。
黔湄502号 用云南凤庆(大叶)种为母本,用湖北省宣恩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小乔木型,树姿开展。叶片水平着生, 叶长9.21厘米, 叶宽4.16厘米, 叶缘波曲, 叶面隆起, 叶脉7.7对, 叶色深绿,叶尖尾状突出。嫩叶背卷,芽毛多而粗, 单芽重而大。较苔茶晚7~10天,属晚生种, 10月中旬开始开花, 花蕾单个着生, 花萼无毛, 花冠长径为4.98厘米, 短径为4.78厘米, 花瓣6~7片、白色, 柱头三裂, 子房毛多, 三室。蒴果三角形, 种子褐色, 直径1.75厘米。1、2轮及4、5轮产量高, 年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63%。制红茶香气高长, 汤色红艳, 滋味浓强。春、夏、秋季茶多酚平均含量41.8%, 水浸出物为51.9%。抗寒性较差, 在-6℃以下地区不能种植生长。适宜在贵州省、四川省生产红碎茶地区推广。
黔湄601号 用贵州省镇宁团叶种为母本,云南大叶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 小乔木型, 分枝开展。上部叶上斜着生, 中部叶水平着生, 下部叶略下垂。叶长16.6厘米,宽6.4厘米。叶面隆起, 叶尖尾状突出, 叶肉较厚, 叶色深绿, 叶脉10~12对,芽叶长大,一芽三叶长达11.5厘米, 重1.1克, 芽茸毛多, 持嫩性强, 中生种。产量特高, 比当地苔茶增产129%。红绿茶兼制品种。抗寒力较差,推广地区的海拔高度须在1000米以下, 最低温度不低于-7℃。
黔湄701号 用贵州省湄潭县晚花大叶茶为母本,云南大叶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而成。小乔木型, 分枝开展。叶片水平着生, 叶长14.6厘米, 宽6.2厘米,叶脉9~11对, 叶尖尾状突出, 叶肉较厚, 芽叶黄绿色,生育期中生偏早,芽叶长而大, 一芽三叶长达12.3厘米, 重0.99克, 生育期长达260天。产量比当地苔茶增产75%。制红茶香气鲜较浓, 汤色棕红明亮, 滋味强浓较鲜, 叶底红明亮, 是制红茶的优良品种。抗寒性较弱, 推广地区应在海拔800米以下, 最低温度不能低于—6℃, 否则不能越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