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水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水部部族名。勿吉或靺鞨七部之一。分布于黑龙江中下游。在七部中尤为健劲。唐代,曾与渤海并立。分为十六个部落,以南北称。人善射猎,矢为石镞。居无室庐,凿地穴居。夏出随水草,冬入处。唐贞观年间(631),即遣使朝贡,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开元十年(722),其首领倪属利稽来朝,拜为勃利州刺使。十四年(726)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唐置长史监之。又赐黑水府都督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领黑水经略使,隶幽州都督。渤海强盛北上扩展,遂附属之。时至五代,因渤海衰落,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又内附来朝。长兴三年(932) 以后遂不复见。 黑水部亦称“黑水靺鞨”。北魏*勿吉七部之一。因居黑水(今黑龙江)沿岸而得名。分为十六部。唐玄宗开元十年(722),酋长倪属利稽入朝, 玄宗任命他为勃利(今伯力)州刺史。十三年置黑水军, 次年又置黑水府, 仍以其首领为都督,唐派长史以监领之。唐初,兼并他部,逐渐强大,与粟末部对抗。后被*渤海役属。参见“渤海”。 黑水部部族名,满族的先世。即黑水靺鞨,为靺鞨诸部之一。后改称乌底改、兀狄哈,其中一部分与女真融合为满族,另部分则发展成为赫哲等族。黑水靺鞨位于安车骨部之北,今黑龙江中下游。唐后期,分为十六部,以南北称之,在靺鞨诸部中最为强盛。从事农耕,种植粟、麦,兼渔猎,畜养以猪为多。俗编发,缀野猪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架木其上,覆盖以土,颇类丘冢。夏出随水草而居,冬则入处避寒。唐初,置黑水州。开元十年(722) 酋长倪属利稽朝唐,玄宗授其为勃利州剌史。十三年(725),安东都护府薛泰奏请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唐置长史监之。十六年(728),赐黑水府都督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史,隶幽州都督,及渤海强大,遂附属之。 黑水部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居黑水(今黑龙江)近旁得名。《隋书》等称其“在安车骨西北”,当在安车骨部东北,约分布在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至奇集湖附近的黑龙江南北两岸(一说在黑龙江下游),为7部中处最北者。主要以狩猎为生,已出现贫富分化。隋末唐初,在靺鞨诸部争霸兼并中,迅速壮大,形成南以粟末北以其为核心的两大集团,其下又分为16部,并改称黑水靺鞨。 黑水部亦称“黑水靺鞨”。古代东北部落。北魏勿吉七部之一。因居黑水(今黑龙江)沿岸而得名。分为十六部。唐玄宗开元十年(722),该部首领入朝,被委为勃利(今伯力)州刺史。十三年置黑水军,次年又置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唐派长史以监领之。唐初,兼并他部,逐渐强大,与粟末部对抗。后受渤海统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