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黏nián

紧贴,黏合。欧阳修《望江南》:“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黏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1—158)周邦彦《大酺·春雨》:“润逼琴丝,寒侵枕幛,虫网吹黏帘竹。”(2—609)

☚ 年去年来   淰淰 ☛

“粘”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粘”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粘”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1. 胶附,黏合。也作“粘”。《爱情花儿》:“尕妹是粘嘴的蜜罐罐,你不敢粘,粘上是不叫你言传。”2.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到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俗语:“糖多了不甜,胶多了不黏。”歇后语:“荞皮打糨子——连你没黏(染)。” 《巧嘴姑娘》(贤孝):“八卦笼床蒸卷糕,枣儿甜,糯米黏,顿顿吃它几大盘。”3.接近,交往。4. 反复纠缠让人办事。


着迷,有某种嗜好。俗语:“瓜果水蛋,越吃越黏。”

黏24

❶关系紧密,贴到一块: 这两个家伙~到一块儿了。
❷硬是往跟前贴,紧随不舍: 我~老板解决房子,最后答应了。
❸爬上去: ~着房上把瓦踏烂了。
❹含水分多: 地~着呢,还不能耕。《说文》: “黏,相箸也,从黍占声。”女廉切娘母盐韵平声。 “
❹”为本义,其他为引申义。上古娘日归泥,今读[]仍为同声, 日母字今无细音,所以固原读黏为 []保留古音。


黏i24

❶黏糊: 大米粥里加白薯,熬~真好吃。
❷黏结后无空隙:开的窟窿泥~了。
❸引申为不张口: 你~了吗不说话。
❹严实,不透气: 把门关~。
❺心里不开窍: 他𠰻大念不成书, 心里~着呢。《说文》: “黏,相箸也,” 女廉切。戴侗曰: “黍胶著也,作粘。” 张舜徽曰: “黍性如胶,故黏字从黍。《尔雅》 云雪桃用黍,人黍黏去桃毛也。是黍本有黏性,异于他谷。” 黏字亦作粘,始见《集韵》。今 “粘”作动词,“黏”作形容词。

〔nian〕 giant: 糯米粑粑很~。nbed nul giant hent.
黏附 〔nian fu〕 jid giant.
黏土 〔nian tu〕 ghad lax doubngod.
黏着 〔nian zhuo〕 jid bul: 两个粑粑~了。oub leb nbedjid bul jul.

{}5778纠缠;缠着。中原官话。江苏徐州〖〗。他一天到晚~着我。河南沈丘〖〗。新疆吐鲁番〖〗。再嫑~。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他一天和那两个流流子~底紧底很。湘语。湖南长沙〖〗。三伢子哎,莫~到妈妈啰,妈妈要做事咧。闽语。福建厦门〖〗。互囡仔~住让孩子缠住身‖病真~病痛缠身,不能迅速痊愈。沾手。闽语。福建建瓯〖〗、福鼎〖〗。沾染偷窃的恶习。闽语。福建厦门〖〗。手~‖手爪~‖手蹄~。沾光。吴语。浙江金华岩下〖〗。到爷娘家~点儿来。滞留。北京官话。北京〖〗。他~这儿不走了。吸引观众。北京官话。北京〖〗。那个变戏法儿的~住不少人。拧(盖子)。吴语。上海宝山罗店。贪财;贪小便宜。冀鲁官话。河北〖〗。他手挺~,小心着点儿!没完没了。晋语。河南汲县〖〗。老张谈起来,~的很。用泥抹壁。西南官话。四川。张慎仪《蜀方言》卷上:「泥壁曰~。」软弱。官话。杨朔《春子姑娘》:「大个子彭大宝是个很壮实但很~的小伙子,他给刘家扛了三年活,不但没落到工钱,反倒欠了东家一笔账。」胡可《战线南移》:「老余~儿啦,不吭气儿啦!」粘糊;动作慢;不干脆。北京官话。北京:他的脾气可~了。胶辽官话。山东烟台〖〗。他干活真~‖他走路真~。中原官话。河北大名。山东平邑〖〗。新疆吐鲁番〖〗。这个人~底很,啥事情找他都弄不成。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糨子打底一点儿也不~,东西都糊不住。粘乎乎的。中原官话。陕西中部〖〗。抓了一把浆糊,手上~的。闽语。广东汕头〖〗。你一身流汗,流到~~,猛去洗浴你浑身流汗流得粘乎乎的,快去洗澡。拖拖拉拉。北京官话。北京〖〗。你让他干点儿事儿,他且~呢。稠。东北官话。吉林通化〖〗。不带粘性的(米谷),与糯相对。西南官话。四川〖〗。~米‖~包谷。广西。柯炽《广西情歌》第三集:「四月天,人家插糯又插~。」互相亲昵。粤语。广东东莞。萤火虫。闽语。福建福安〖nim11〗。太。胶辽官话。山东安丘〖〗。这件衣裳~肥了。颗,粒,块等。闽语。福建闽侯洋里〖〗。给。西南官话。湖南临武〖lia13〗。~人办事。

太极推手内劲法。即以内功缠锁住对方,随时处处加以控制,勿使其走脱。

黏nián

能把一种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
 △ 年糕很~。

黏nián

具有像胶水或糨糊那种使一物体依附于另一物体的性质:黏膜│黏性│黏糊。

黏nián

像糨糊一样能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附着在一起。
【词汇】黏附︱黏糊︱黏结︱黏土︱黏着︱黏乎乎
【组词】黏糯米︱黏成一团
【例句】我们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黏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 粽子、汤圆都是用黏米或黏米磨成的面做成的。
【近义】稠
【反义】散

黏nián

❶滞留。如:他~这儿不走了。
❷行话,吸引(观众)。如:那个变戏法儿的~住不少人。

黏nian

黏虫 黏度 黏附 黏合 黏糊 黏胶 黏结 黏菌(jun) 黏粒 黏膜 黏土 黏涎 黏性 黏液 黏着(zhuo) 黏合剂 黏膜炎黏着力 黏着语 黏黏乎乎 黏皮带骨

黏nián

❶ 黏结,黏合。陆游《初夏书感》:“游蜂~落蕊,轻燕接飞虫。”
❷ 具有黏性的。韩愈《苦寒诗》:“雪霜顿消释,土脉膏且~。”

*nian

F0A4
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粘东西的性质:~液/~土/~米/糨糊很~。

黏(~湿;发~)
黏而稠:黏稠 黏糊
东西黏稠:黏糊
黏糊潮湿:黏湿
又黏又滑:黏滑
黏滞不滑:黏涩
黏滞不爽快:黏巴巴 黏黏搭搭
黏性大:腻(黏腻;黏黏腻腻)
黏性很强:糯(~性)
非常黏:黏黏巴巴 黏黏糊糊

☚ 黏、附   附着 ☛

黏nián

N044
“粘”的异体。
注意:“粘”又读zhān。《异体字表》并入“粘”,《通用字表》分列“黏(nián)”和“粘(zhān)”。

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

黏nián

 (像糨糊等那样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 同“粘” [nián] ) sticky; glutinous: ~ 米 glutinous rice; 这糨糊不 ~。This paste is not sticky enough.

黏nián

17画 黍部 能使两物粘连在一起的性质: ~液|~土|~合剂|糨糊很~。

黏nián

小篆至隶楷的形声字。从黍(shǔ,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黏),占声。声母演变如占鲇、展碾、卓淖(nào)例。指像胶或糨糊的性质。如:黏液|江米黏。中古造粘字,音义同黏字。另有zhān音,粘贴,胶合义。现规范黏读nián,指胶黏性,粘专读zhān,粘(zhān)贴义。分化使有区别。

黏★规◎常


nián形声,从黍,占声,本义为用黍米煮成糊,使两个物体相胶合或连接,引申为像糨糊、胶水等有黏性的。
【辨析】
❶《异体字表》把“黏”作为“粘”的异体字,《通用字表》作为规范字。
❷黏/粘 见539页“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