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门明常熟鹿苑(今属江苏张家港)人。字道登,号涛山、澹吾。瞿汝夔师。万历二年(1574 年)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调知闽县,丈田订章,厘清豪族瞒报诸弊。升南京工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十五年出任广东南雄知府,刊刻邹泉《尚论编》,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官至山东盐运副使。岁饥曾以大麦千石助赈,乡人称“大麦黄氏”。家有名贵英德石颇夥,长者至丈余,以“美女伸腰”和“舞袖”二石最有名。 黄门 黄门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的通称。掌管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等事,权力很大,东汉时多用宦官充任,故又称宦官为“黄门”。 ☚ 将次 天使 ☛ 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东)人。西晋文学家。与侄潘尼并称“两潘”。与陆机并称“潘陆”。早举秀才,十年未得官。初任河阳令,转怀县令。依附贵戚杨骏,任太傅主簿。骏被诛,岳亦被除名。后历任著作郎、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与石崇等谄事贵戚贾谧。为谧“二十四友”之首。后遭赵王司马伦亲信孙秀陷害被杀。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黄门 黄门huánɡmén━━ 指宦官。汉朝给事内迁的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以宦官充任。后以“黄门”表示宦者。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 冠盖场 黄绶 ☛ 黄门(一) 指黄色宫门。磨杜佑《通典》二一《官职·侍中》:“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 (二) 官署名。见《汉书·元帝记》:“诏罢黄门乘舆狗马。”王先谦注:“黄门,近署也,故亲幸之物属焉。”晋以后始建为门下省,唐开元中一度改为黄门省。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宫門 > 黄闈 > 黄門 黄門 huángmén 即黄闈。 宦官 宦官宦(宦人;宦吏;宦侍;宦者;宦寺;竖宦) 监(监子;内监;太监;宫监) 阉(阉人;阉儿;阉寺;阉宦;阉官;阉珰;阍阉) 椓(昏椓;阍椓) 珰(貂珰;内珰) 奄(奄人;奄寺;奄官;内奄;奄尹) 火者 巷伯 巷职 寺臣 尹寺 妇寺 中官 内官 内竖 内养 内班 内辅 内侍 内参 内臣 刑臣 刑隶 刑余 黄门 凶竖 长侍 腐夫 腐庸 胯衫 蜩蝉 宫奴 宫者 宫使 宫官 中大人 刀锯之余 另见:宫人 侍奉 帝王 后妃 ☚ 宫人 军官 ☛ 有机体的器官的功能 有机体的器官的功能官能 另见:器官 生理 ☚ 器官功能 视力 ☛ 黄门 黄门官名。汉代置。掌理皇宫内院诸事。宦官。宋代官署名。职掌与汉代黄门官同。《资治通鉴·汉纪》: “上与诸子疏,皇后希得见。太子尝谒皇后,移日乃出。黄门苏文告上曰: ‘太子与宫人戏。’”胡三省注: “黄门属少府,以宦者为之。” 《宋史·职官志》: “宋初,有内班院,淳化五年 (公元994年) 改为黄门; 九月,又改内侍省。” ☚ 黄龙 黄门令 ☛ 黄门 黄门汉长安城西安门的又称。《长安志图》:“西安门为黄门”。 ☚ 便门 信平门 ☛ 黄门huáng mén1、官署名。汉朝设黄门官,给事于黄门之内。《汉书·元帝纪》黄龙二年:"诏罢黄门乘舆狗马"注:"黄门,近署也,故亲幸之物属焉。"晋以后始建为门下省,唐开元中曾一度改为黄门省。 2、凡指黄门官。后汉少府属官有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小黄门,掌侍左右,受尚书奏事;黄门令,掌省中诸宦者;中黄门冗从仆射,掌中黄门冗从;中黄门,掌给事禁中等。《后汉书·冯衍传附子豹》:"举孝廉,拜尚书郎,忠勤不懈。每奏事未报,常俯伏省閤,或从昏至明。肃宗闻而嘉之,使黄门持被复豹,敕令勿惊,由是数加赏赐。" 3、宦者的别称。东汉给事内廷的黄门令、中黄门、小黄门、黄门署长等,都由宦者担任,后来便称宦者为黄门。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乞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参看《后汉书·百官三》。 黄门❶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 黄门内侍官称、阶官名。属南宋内侍八阶列。北宋元丰八年,入内、内侍二省内侍黄门被定为内侍诸级第九级(第八级为祗候高班),视武阶右班殿直(小使臣)。政和二年九月,改内侍官名,列入内侍阶官第六阶;靖康元年罢,复旧称;为南宋内侍阶官第七阶。从九品(资料出处参“南宋内侍阶官”条)。并参“入内内侍省内侍黄门”、“内侍省内侍黄门”诸条。 黄门阶官名。属政和内侍十一阶列。北宋政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由入内、内侍二省内侍黄门改,位次于右班殿直。其官衔须视所在省,冠以“入内”或“内侍”省名。靖康元年罢,复入内与内侍二省黄门旧称(资料出处参“供奉官”条)。并参“入内内侍省内侍黄门”、“内侍省内侍黄门”诸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