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钟大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钟大吕huáng zhōng dà lǚ

【释义】
黄钟和大吕是我国古乐中的两种乐曲,常用来形容音乐或文章的正大、庄严、高妙。

【色彩】
含褒义。

【造句】
 ❍ 春节晚会的民族交响乐如~,气势恢弘,庄严辉煌。
 ❍ 他的散文风格多样,有的像牧歌细笛,有的像~。

黄钟大吕

形容文辞或音乐的高妙,格调庄严,气势恢弘。古代音乐共有十二律,阴阳各占六,黄钟系阳律第一,大吕系阴律第四。

字数:57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陆海潘江   取青妃白 ☛
各种乐声

各种乐声

乐曲声:鼓吹
笙箫之音:鸾奏
吹奏出的声音:人籁
纯正的乐声:顺声
有一定频率,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声音:乐音
乐音正大庄严高妙:黄钟大吕 大吕黄钟 洪钟大吕
乐音流畅:顺成 顺理成章
乐音精妙到极点:穷极要妙 穷妙极巧
乐音错杂:错音
和谐的乐音:和声 和声
轻松优雅的乐声:龙言凤语
优美的乐声:凤鸣
美好的乐音:英徽
美妙的乐声:凤声 凤质
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逸韵
悠细的乐声:凤唱
洪亮的乐声:鲸音
悲壮急促的乐声:哀丝急管 悲丝急管
悲凉凄楚的乐声:哀丝苦竹
哀怨愁苦的乐声:哀丝怨竹 哀弦怨柱
淫邪的乐声:淫声(~浪语) 淫音
淫邪之声(多指乐曲诗歌):淫哇

☚ 乐声   乐器声 ☛

黄钟大吕huánɡ zhōnɡ dà lǚ

黄钟:指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one’s resonant voice rings out, clear as a bell

黄钟大吕huáng zhōng dà lǚ

【解义】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也作 “洪钟大吕”。
【用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
【例句】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的交响音乐。

黄钟大吕huánɡzhōnɡ-dàlǚ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十二律中阴律的第四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云门:舞名。祀天神的音乐是庄严肃穆的。因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和谐高妙。

黄钟大吕huánɡ zhōnɡ dà lǚ

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而正大,和谐而高妙。我国古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中阳律的第一律为黄钟,声音最洪大响亮,阴律的第四律为大吕。也作“洪钟大吕”。

黄钟大吕huang zhong da lu

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声音最为洪大响亮。大吕:古乐十二律之一。比喻音乐或文辞庄严、高妙、气势宏大。

黄钟大吕 振聋发聩huáng zhōng dà lǚ;zhèn lóng fā kuì

黄钟:指古代音乐阳律六律之首;大吕:指古代音乐阴律第四律。喻音乐或言论高妙;聩:耳聋。比喻生动精彩的言论,能使头脑糊涂、是非不明的人顿时警醒。黄华《慈母般的胸怀》:“宋庆龄言简意赅地指出:‘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她的这些教诲,至今仍如~。”

黄钟大吕huángzhōng-dàlǚ

〔并列〕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重、大气、和谐和高妙。语出《列子·杨朱》:“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
△ 褒义。多用于形容音乐或文学。

黄钟大吕;铁板铜琶

黄钟大吕;铁板铜琶huáng zhōng dà lǚ;tiě bǎn tóng pá

【上】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黄钟为阳律的第一律,大吕为阴律的第四律。常用以形容音乐或文辞格调庄严,气势雄伟。毛锜《云帆集· 后记》:“洞箫牧笛,我们固然需要,但我们更需要黄钟大吕。”
【下】铁板、铜琶:是两种为豪放歌曲伴奏的乐器。形容文章风格豪迈激越。
◆也作“铜琶铁板”。清·二石生《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综】形容豪放派的诗文风格:正大庄严,豪迈激越。
【例】人们在谈词赏词时,把古今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两种风格,前者用黄钟大吕、铁板铜琶来比喻,后者以小桥流水、晓风残月来形容。

☚ 闳中肆外;出神入化   颊上三毛;睛中一画 ☛

黄钟大吕huáng zhōng dà lǚ

黄钟: 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一律。大吕:十二律中的第二律。形容音乐高妙,文辞雅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