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再货币化huáng jīn zài huò bì huàремонетиз ция зóлота黄金再货币化Gold-Remonetization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西方国家实行黄金非货币化政策之后重新提出的恢复黄金与货币间挂钩关系的一种建议。1976年1月西方国家签订的牙买加协定正式宣布不再以黄金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美国1975年初开始拍卖库存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亦于牙买加会议后开始拍卖黄金。1979年10月金价飞涨,美国停止拍卖黄金,“黄金非货币化”政策宣告失败。加之,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双位数字,有人便提出黄金再货币化主张。里根政府1981年6月批准成立黄金问题委员会,研究美元同黄金挂钩复金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的可能性。后因意见分歧,加上那几年美元不断升值,黄金再货币化的主张遂被束之高阁。 黄金再货币化在20世纪中叶黄金已与货币脱钩的形势下,法国和盛产黄金的南非及原苏联提出黄金再货币化的主张。即重新恢复黄金的货币作用,力图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里根政府于1981年6月批准成立了一个由国会议员、银行家和经济学家共17人组成的黄金问题委员会,研究和探讨美元同黄金再次挂钩的可能性。但因各派意见严重分歧,无法统一而不了了之。 黄金再货币化 黄金再货币化gold remonetization在20世纪中叶黄金已与货币脱钩的形势下,法国和盛产黄金的南非及原苏联提出黄金再货币化的主张。即重新恢复黄金的货币作用,力图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里根政府于1981年6月批准成立了一个由国会议员、银行家和经济学家共17人组成的黄金问题委员会,研究和探讨美元同黄金再次挂钩的可能性。但因各派意见严重分歧,无法统一而不了了之。 ☚ 黄金非货币化 牙买加协定 ☛ 黄金再货币化 黄金再货币化是黄金非货币化进程完成后,重新建议黄金再次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张。70年代中后期,黄金的货币作用被取消以后,国际货币流通领域动荡起伏,各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80年代初期,西方金融界涌现出一股黄金再货币化的思潮。主张黄金再货币化的主要论据是: 纸币本位制会造成货币流通的不稳定性,而金本位制却可以使货币供应保持稳定; 金本位制可以促进储蓄,从而增加生产性投资。黄金再货币化倡议者提出的主要措施是: (1) 各主要国家间的国际收支差额,全部用黄金清算;(2)大幅度地提高黄金价格,使现存黄金量能够满足生产和流通的需求; (3) 各国对外国持有的本国货币,应保证以黄金兑换。80年代初期黄金再货币化的呼声虽然比较强烈,但在实践上没有产生什么结果,各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未采取行动。 ☚ 黄金非货币化 一揽子货币保值 ☛ 0000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