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绶huáng shòu黄色印绶,指佐吏。刘长卿《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李白《酬谈少府》:壮心屈黄绶,浪迹寄沧州。 黄绶黄色印绶。《汉书·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后以指佐贰之官。唐高适《同颜少府旅官秋中》诗:“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黄绶huáng shòu黄色印绶,后指佐吏。高适《同颜少府旅官秋中》:“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黄绶 黄绶huánɡshòu━┃ 指小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唐·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唐·陆龟蒙《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诗:“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 黄门 铜墨 ☛ 黄绶❶谓官卑秩下。唐独孤及《送何员外使湖南》诗: “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綬 > 黄綬 黄綬 huángshòu 亦稱“黄黻”。用以繫官印的黄色絲帶。《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黄綬。”《後漢書·輿服志下》:“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綬,淳黄圭,長丈五尺,六十首。”唐·陳子昂《贈盧陳子》詩:“奈何蒼生望,卒爲黄綬欺。”又《唐水衡監丞李府君墓志銘》:“黄黻不貴,拱璧爲輕。”按,黻通紱。見本類“紱”。 官位 官位官 珪 缨绶 缨绂 缨緌 缨绥章绶 黄绶 公位 朝位 鹤位 鸿仪 龟虎 另见:官职 ☚ 各种职位 高的职位 ☛ 黄绶huángshòu黄色印绶。秦汉时四百石以下、二百石以上的小吏使用。魏晋南北朝沿袭此制,专用于七至九品。汉卫宏《汉官仪》卷下:“大县两尉、小县一尉、丞一人、三百石丞县长黄绶,皆大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后汉书·舆服志下》:“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隋书·礼仪志六》:“印绶,二品以上,并金章,紫绶;二品银章,青绶……七品、八品、九品得印者,铜印,黄绶。”唐陈子昂《赠卢陈子》诗:“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印章制度》:“建武元年,诏诸侯王金印綟绶,公侯金印紫绶,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绶,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绶及黄绶。” 黄绶 黄绶绶,官员系印和玉佩的带。黄绶,汉代低级官吏所佩用。《资治通鉴·汉纪》: “尚书令复读曰: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胡三省注: “《续汉志》: ‘诸侯王赤绶4采,青、黄、缥、绀。列侯紫绶2采,紫、白。二千石青绶3采,青、白、红。千石、六百石墨绶三采,青、赤、绀。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 ☚ 皇妃皇嫔及内命妇冠服 黄袍 ☛ 黄绶huáng shòu本意是黄色的印带,有时用来代指俸比六百石以下、比二百石以上的官,因为这一级别的官为铜印黄绶。《汉书·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中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赎论者,悉皆复秩还赎。"《后汉书·孝顺帝纪》:"诏幽、并、凉州刺史,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注:"二千石,太守也。黄绶,丞、尉也。" 黄绶汉代低级门佐之官所佩绶。《汉书·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后因以代指佐贰之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