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秋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秋耘1918—

广东顺德人,生于香港。
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打进日本人设在香港的某情报机关,获得了关于“银弹”等重要情报。解放战争后期,在东江游击区担任情报参谋。解放后成为作家。著有《浮沉》、《丁香花下》、《锈损了灵魂的悲剧》等。
原名:超显
笔名:杜方明、昭彦、洛思
别名:秋云

黄秋耘

风雨年华
书生型的黄秋耘
“杂家”自述
在夜气如磐的日子里(上、下)——我在“文革”
初期的遭遇
黄秋耘著
江山雪
黄秋耘
黄秋耘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明报1973年12月16日
星火1981年9期
散文世界1985年8、10期
黄秋耘
黄秋耘
林曼叔等
李立明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53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13页

黄秋耘

一个情报参谋的手记——《风雨年华》的又一章
我的文学道路——在爱荷华“中国周末”的发言
“血泪文章战士心”——黄秋耘论
我就是我
古希腊战舰——黄秋耘印象
黄秋耘
黄秋耘
宋遂良
黄秋耘
于青
羊城晚报1983年11月12日
当代文学1982年1期
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2期
北方文学1987年12期
随笔1988年3期
黄秋耘

黄秋耘1918—2001

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广东顺德人,生于香港。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广东从事地下工作,编辑杂志。抗战胜利后调军调部执行处、粤赣湘边区纵队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艺学习》编委。1959年任《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1971年起任广东省出版局副局长、《辞源》编审小组组长、中国作协理事。他以散文的笔调写文学评论,短小精悍,文笔亲切而有情致,分析精细而有深度,多从艺术眼光剖析事理和形象,颇有特色。散文集《往事并不如烟》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著有评论集《苔花集》《古今集》《琐谈与断想》《锈损了灵魂的悲剧》,散文集《浮沉》《丁香花下》《风雨年华》,历史小说《杜子美还乡》等。有《黄秋耘散文选》《黄秋耘文学评论选》。

☚ 杜运燮   刘以鬯 ☛
黄秋耘

黄秋耘1918.10.6—

原名黄超显,笔名有秋云、昭彦、洛思等。原籍广东顺德人,祖居佛山市。1935年秋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国文系,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抗战期间,曾先后在八路军办事处和其他部门做军事工作和地下工作,也曾编辑过《新建设》、《学园》等刊物。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军调处执行部、粤赣湘边纵队第一支队司令部工作。建国后,曾在广州、福州等地工作。1954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文艺学习》编委、《文艺报》编辑部副主任。1970年调广州,后任广东省出版局副局长。从1976年开始,主要负责主持《辞源》的修订工作。他的散文创作始于1937年,结集出版的有《浮沉》一种。这些作品或剖白自己的易感的心曲,或批评不敢正视人间悲剧,以粉饰现实来麻痹世人的“艺术”,或探讨诸如人生目的、恋爱、交友等人生观问题,或缅怀被战火所吞噬的友人。建国后出版的有报告文学集《控诉》、杂文随笔集《锈损了灵魂的悲剧》、散文集《丁香花下》、回忆录《风雨年华》以及文学评论集、译作若干种。

☚ 十一画   黄钢 ☛
000096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