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生曲三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生曲三首
《黄生曲》是一种乐府曲名,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将它收入 “清商曲辞”中,但出处不详。玩诗意大都是以表现爱情为主。 第一首,失望女子的怨情。 “黄生无诚信”,责怪之词突兀而来。既契合怨深之人急于发泄的心理,又用强调的语气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都集中到听她诉说“黄生无诚信” 的事。“冥强将侬期”,原来这是他无诚信的原因。“冥强”,通勉强,“将”,与也。这句说黄生并无诚意与她约会,而只是勉强地答应她的要求,与她相期于夜晚。“通夕出门望,至晚竟不来。”她通宵不时出门观望,黄生最终却未赴约。至晚,极晚,夜晚之至,即天明时分。这两句极为通俗,但却十分传神,主人公那种焦急等候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竟”字,饱含了她极大的不满和忧恨,正因为如此才有首句的责怪之词。这首诗用倒叙的手法,层层递进,前后照应,平淡中见深意。 第二首,亡夫女子的哀伤。 这首诗以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喻,表现了一位丧夫之妇的悲苦心情。 枯干的桑枝经历严冬,春来发芽,嫩叶始绿,却又被采去喂养蚕子,仍只留下一根枯条,绿叶的生命化作了缕缕蚕丝。枯桑的际遇惹发了思妇的深深忧思。她的丈夫崔子就像这桑条一样,在青春之年天折了,空空而来,空空而去,一无所存。“崔子信桑条,馁去多馁还。”诗歌形象地表达了思妇对丈夫早逝的惋惜和悲苦。馁: 空也,这里还暗示了他们没有孩子,崔子的早逝,使她陷入了极大的悲痛和无限的孤独之中。她思念丈夫,不断地回味着以前相亲相爱的欢乐生活,但越思念、越回味,却又使她越发愁苦,难以自拔: “为欢复摧折,命生丝发间。” “为欢”,特指男女相爱。他们的欢乐是那样短暂,半途摧折。就像青绿的桑叶化作缕缕蚕丝一样,丈夫的生命也不时复现在她绵绵的思念之中,安慰她孤寂的心灵。诗歌巧妙地使用谐音法,将“思”与“丝”通用,抒发了思妇对亡夫痛苦的思念。全诗通篇用比喻的手法,联想自然,寓意生动,感人至深。 第三首,迟暮女子的忧思。 诗歌首先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景象: “松柏叶青蒨,石榴花葳蕤。”长青的松柏,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残败的石榴,纷纷凋零,随风委顿。光阴在时序的交替中无情地流逝,一年的美景又已失去,萧杀的秋风又将送到寒冷的岁末。对着这不断变化的光景,女主人公心中触发了一种深深的感叹: “迮置前后事,欢今定怜谁。”迮: 仓卒之意。光景变幻得多快啊,昨日还是艳榴映日,可如今却已残叶随风,少女的美貌也就像这鲜花一样短暂,女主人公深感岁月如流,芳颜难留,因此,她发出了“欢今定怜谁”的焦急的呼唤。欢,特指所爱恋的人,如古乐府 《莫愁曲》 : “闻欢在扬州,相送楚山头。”定,究竟,到底的意思。美丽的少女对着这促至的“前后事”,摽梅之思油然而生,她不禁焦急地问自己,心上人啊,他现在到底爱着谁呢?若爱我,何不早日聘娶呢?诗歌前三句重写景,为后一句的抒情作铺垫,末句直接的心理描写作照应,构思十分精妙。 黄生曲三首
这三首诗写一个女子热恋一个男子,而男子却不讲诚信,使女子陷入苦恼之中。三首诗的内容连贯,应作为一首诗看待。 第一首,诉说情人黄生主动与她约会,而迟迟不来,不讲信用。“黄生无诚信,冥强将侬期。”是说黄生不讲诚信,夜里勉强与我约会。冥,昏暗,此指夜里。侬,第一人称代词,吴人自称为侬。“通夕出门望,至晓竟不来。”是说女子应了黄生的约会,整个夜里出门张望,一直到天亮,黄生竟然没有来。情人约会,本来是双方兴高采烈的事,应该遵守诺言,不负相约,何况是男方主动向女方约会,就更应该按时赴约。可是黄生既然主动向女子相约,却不见踪影。不管他临时有事难以脱身,不管是无所在心,总之是不应该的,是不遵守诺言的一种表现。难怪女子责怪他不讲“诚信”。相比之下,女子却是痴情以待。既然与他相约,不惜通宵达旦地在门口张望,等待他的到来。这一夜的期盼等待,该是多么焦心,多么难熬!诗人开门见山,直言不讳,谴责了黄生的轻情、不讲诚信的行为,讴歌了女子的痴情,不负所约的美德。 第二首写女子又一次与黄生约会付出的艰辛。“崔子信桑条,馁去都馁还。”崔子,姓崔的女子,犹崔氏,指与情人约会的女子。桑条,桑树的枝条。馁,饥饿。这两句是说,女子像柔嫩的桑条一样情意绵绵,为了与情人相会,心急如焚,来不及吃饭,饿着肚子前去相会,又饿着肚子回来。充分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她为什么要付出如此艰辛呢?“为欢复摧折,命生丝发间。”欢,女子称男性情人为欢。这两句是说,为了情人才受尽艰辛折磨,性命如同在丝发之间。这把她对情人的痴情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三首写女子贞洁如一,痴情不减,而情人却无动于衷,因而怀疑情人另有新欢。“松柏叶青茜,石榴花葳蕤。”茜(qian 欠),草盛的样子。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诗人以松柏的茂盛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以石榴花的茂盛比喻对情人的痴情。可是情人又是如何呢?“迮置前后事,欢今定怜谁。”迮(ze责),逼迫。前后,偏义复词,前后事,指前事,即第一首中所说 “无诚信”的事。怜,爱。这两句是说,女子对情人一片真情,而换来的却是冷落,因而迫使她联想情人昔日负约的事,如今他定是另有所爱。 这三首诗首尾一贯,女子处处与黄生作比,在鲜明的对比中,既写出了痴情女子对情人的忠贞和美好的品德,也写出了负心男子薄情寡义,玩弄女性感情的肮脏灵魂和卑劣行径。 诗人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写作手法,叙事自然,语言朴实,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其中偶用比喻,诸如以桑条比喻女子的柔弱,以松柏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以石榴花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和旺盛的恋情,既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