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淳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淳耀 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今属上海)人。崇祯进士。弘光元年,与侯峒曾一起领导嘉定人民武装起义,抵抗清军。城陷,与弟渊耀自缢于僧舍。能诗文。古诗近陶渊明。有部分感讽时政之作。有《陶庵集》、《山左笔谈》。 ☚ 纪振伦 陈子龙 ☛ 黄淳耀 黄淳耀1605—1645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苏州嘉定(今属上海)人。年十七补诸生,注重研究濂洛关闽之学,反对当时流行的浮靡淫丽之文风。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登进士第,不受官职,归研经籍。北京陷,福王立,南都诸进士悉授官,淳耀独不赴选。弘光元年(1645),清兵南下,南京破。嘉定人民起兵抗清,淳耀被推为领袖,坚守嘉定孤城十馀日,城陷后与其弟渊耀自缢于僧舍。淳耀受理学影响极深,不愿以诗、文自显,但诗、文创作亦有成就。其诗早期受到拟古之风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拟古诗,与前、后七子、云间诗派不同之处是除了模拟汉、魏、六朝(主要是陶潜)与唐代作家外,还模拟宋代苏轼。这类作品很少有诗味。后期由于社会矛盾剧烈,其创作有了明显的变化,写了许多讽时感事之作,如:《野人》组诗揭露了明末天灾人祸与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北客行》则针对入关灭明的清统治者,表达了对入侵者的敌视与仇恨。其晚期作品,风骨遒劲,浑雅天成,五律特别见工力。著有《自监录》、《知过录》及《陶庵全集》。其门人侯玄泓为作行状附于《陶庵全集》。《明史》卷二八二有传。 ☚ 商景兰 陈子龙 ☛ 黄淳耀1605—1645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水镜居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明末诗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未受官职。弘光元年,嘉定人民起义抗清,淳耀与侯峒被推为首领。南都亡,嘉定亦破,与弟渊耀自缢于西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著有诗文集《陶庵集》二十二卷,及《山左笔谈》等。 黄淳耀 黄淳耀1605—1645明代诗人。《明史》有传。初名金耀,字蕴生,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嘉定百姓起兵抗清,推黄淳耀与侯峒曾为首领。坚守嘉定城十余日,城陷后黄淳耀自缢殉国。为学以儒家六经为本,深疾科举文浮靡淫丽,其所作文章出以典雅,古诗多拟陶潜,间有感时讽世之作。存《顽山赋》1篇,比物言志,颇见明末志士之凛然气节。有《陶庵集》。 ☚ 黄省曾 黄尊素 ☛ 陶庵全集/陶庵文集 ☚ 祁彪佳集 陶庵全集 ☛ 黄淳耀 黄淳耀1605—1645初名金耀,字蕴生,号桃庵,又号水镜居士。嘉定(今属上海)人。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南都亡,嘉定亦破,偕弟缢死于西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其散文长于时文,精深纯粹,一扫明季剽摹谲怪之习;论学之文,亦极其醇正,平易可近,绝无党同伐异之风。著有《山左笔谈》、《陶庵集》。 ☚ 祁彪佳 傅山 ☛ 黄淳耀1605~1645Huang Chunyao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黄淳耀1605—1645明末抗清义军首领。字蕴生,号陶庵。苏州嘉定(今属上海)人。崇祯进士,不受官职。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军南下,派张维熙为知县,遭到嘉定人民反抗,他与侯峒被推为领袖。高悬“嘉定恢剿义师”旗帜,坚守城垣,奋战十余天,终因众寡悬殊,为清军所破。城陷后,与弟渊耀自缢于僧舍。能诗文。文颇朴厚,诗亦明爽,古诗多拟陶潜。著有《山左笔谈》、《陶庵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