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聂鲁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聂鲁达1904—1973Pablo Neruda智利诗人。生于利纳雷斯省帕拉尔城铁路职工家庭。十六岁时在特木科城赛诗会上获头奖,被选为该城学生文学协会主席。1924年因出版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而出名。1927年进入外交界,曾任驻印度、锡兰、缅甸及驻布宜诺斯艾利斯领事。1936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任职,因同情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免职。1939年在巴黎任驻西班牙流亡政府领事时,从达拉第所设的集中营里救出几千名西班牙流亡者送至智利。1941—1944年任驻墨西哥领事,回国后第二年被选为参议员,并获全国文学奖金。同年7月加入共产党。1947年因批评魏地拉政府被流放出国。1952年任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联络委员会副主席。1958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63年当选为智利共产党中央委员。阿连德任总统时任驻法大使,1972年因病回国,次年病故。其诗歌被誉为“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而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西班牙在我心中》、《伐木者醒来吧》、《新元素的诗》、《我的生活经历》等。曾于1951年来中国访问,并代表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委员会把奖金授予宋庆龄。 聂鲁达智利作家。生于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去世。16岁进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曾任驻外领事、总领事和大使。1946年因政变流亡国外,1952年通缉令取消后回国。13岁开始写诗,1926年发表第1部诗集,1924年以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一举成名,成为智利三大诗人之一。1948年完成的代表作《诗歌总集》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历史教科书。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 聂鲁达1904—1973Nieluda智利诗人。父亲是铁路工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后曾任驻外领事、总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6年因政局变化,流亡国外,在此期间,他到过欧、美、亚洲的许多国家,继续从事世界和平运动1952年政府宣布取消对他的通缉令,他得以返回祖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聂鲁达13岁时开始发表作品,1921年以《节日之歌》一诗获全国学生文艺竞赛一等奖。第一部诗集《霞光》与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抒发对自然风光的赞叹,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集《地球上的居所》,格调低沉,语意晦涩,反映作者远离乡土那孤独、忧郁的心情;1935年在马德里任职期间完成《地球上的居所》第二部分,因同情、支持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被迫离职。1950年完成的《诗歌总集》,是聂鲁达最重要的诗作。全诗共分15部分,包括以前单独发表过的组诗《在马克丘·皮克丘之巅》、《伐木者醒来吧》、《逃亡者》等,诗中歌颂祖国、赞美拉丁美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水手、鞋匠、渔民、矿工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并对反动的统治阶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此后他陆续发表了《要素之歌》、《葡萄和风》、《新要素之歌》、《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英雄事业的赞歌》等多部诗集。死后发表的作品有回忆录《我承认,我生活过》、《我命该出世》等。聂鲁达的创作善于汲取民间诗歌的奔放精神和夸张手法,以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精美的词汇,表达对大自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切齿痛恨,抒写自己的理想,表现社会与人生的重大题材。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被认为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 ☚ 何塞·马蒂 加西亚·马尔克斯 ☛ 聂鲁达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著名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 二十、智利文学 二十一、波兰文学 ☛ 聂鲁达1904—1973Pablo Neruda智利诗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曾任驻外领事、总领事和大使等职。1945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3岁开始发表作品。重要诗作《诗歌总集》,歌颂祖国,赞美拉丁美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水手、鞋匠、渔民、矿工等劳动者。晚年定居内格拉岛,撰写回忆性诗文。其创作善于汲取民间诗歌奔放精神和夸张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拉丁美洲诗歌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最早的三本诗集出版于其学生时代,其中以富于浪漫色彩的《二十首诗和一首绝望之歌》使他名扬拉美世界。在诗歌创作上,他反对超然物外的“纯性”诗的观点,提倡与生活现实相融汇的“非纯性”诗。其后出版的三卷《大地的居所》在风格上突出平实和直表其意的特点,突出超现实主义风格,情调悲观。后又着手创作史诗体的大型之作《诗歌总集》,内容涉及整个美洲的自然史和古代、现代解放战争等,后期的作品还有《平凡之歌》等。 ☚ 秦陵兵马俑 泰晤士报 ☛ 聂鲁达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生于帕拉尔城铁路工人家庭。曾就学于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10岁开始写诗。1924年出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蜚声文坛。早期诗作均以爱情、大自然为题材,情调忧伤、缠绵,具有浪漫主义色彩。1927年步入外交界,历任领事、大使等职,写有诗集《地球上的居所》,该作受超现实主义及象征主义影响,语言晦涩,格调低沉,表现了诗人远离祖国的苦闷、孤独及悲观厌世的情绪。西班牙内战开始后,因目睹法西斯暴行,深表愤慨,遂一反昔日诗风,写出《西班牙在心中》 (1937)等富有战斗激情的诗篇。1945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此后,一边从事世界和平运动,一边进行诗歌创作。1950年发表的《诗歌总集》共分15部分,其中包括已经单独发表过的《伐木者醒来吧》等著名组诗,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进程,抒发了对祖国、对和平的热爱,艺术上𢵈采众家之长,熔西方现代诗手法和奔放豪迈的智利民歌情调于一炉,形成“聂鲁达诗派”,对拉丁美洲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1950年获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亚马多 阿斯图里亚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