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海海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海战。1894年9月16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12艘舰船护送运兵船到大东沟。9月17日,中国舰队在返回旅顺途中,在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遭到日舰的突然袭击。由于受李鸿章等人消极避战的影响,准备不足,所以海战一开始,中国方面仓促应战,再加上指挥缺少经验,被日本海军包围。但是,中国海军在战斗中还是表现出勇敢无畏的精神,对来犯之敌予以坚决反击。战斗开始不久,提督丁汝昌乘坐的旗舰“定远”号舰上飞桥被震塌,丁汝昌负伤仍坐在甲板上鼓舞士气,“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代替指挥。在海战中,各舰均奋勇作战,特别是“致远”舰,在管带邓世昌指挥下,受重伤后弹药用尽仍奋力冲向日“吉野”舰,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沉没,邓世昌与全舰2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此外,“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力战牺牲,全舰官兵继续战斗,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定远”、“镇远”等舰也表现极佳。经过5个小时激战,日舰队首先撤离战场,中国舰队仍有力量追击日舰队。是役,中国方面损失5艘战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方面包括旗舰“松岛”和主力舰“吉野”在内的5艘战舰受重创,官兵死伤600余人。北洋舰队虽损失较大,主力尚存。但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舰队全部躲进威海卫港口,不准出海迎敌,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从而使日本取得制海权。

黄海海战 - 可可诗词网

黄海海战

 又称“大东沟之役”。中日甲午战争中两国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1894年(光绪二十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定远等十二艘军舰、二艘炮艇和四艘鱼雷艇,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17日返航途中,十二艘日本舰艇在伊东祐亨中将率领下,向北洋舰队发起突然攻击。丁汝昌下令应战,日舰利用速率快、炮位多等长处,绕至北洋舰队背面,轰击定远、镇远两主力舰后侧,致使其队形混乱,处于被动。丁汝昌负伤后仍指挥炮击敌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军舰受创后,鼓轮撞击日舰吉野,不幸中雷沉没,全舰官兵二百五十多人壮烈牺牲;经远号管带林永升率官兵力战,壮烈死难。双方激战五个半小时,北洋舰队五艘沉毁、六艘受创,死伤官兵约八百余人;日旗舰松岛及赤诚、吉野、比睿、西京等舰受重伤,死伤官兵约三百人。日本聚歼中国舰队于黄海的企图未能得逞,但却完全控制了制海权。
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Huanghai haizhan

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中国黄海的一场海战。1894年(光绪二十年) 9月16日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率舰队由大连护送增援朝鲜平壤的运兵船,至鸭绿江口大东沟。17日上午10时30分,北洋舰队正拟返航,突遭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领的联合舰队的攻击。丁汝昌即令舰队起锚,以镇远、定远两铁甲舰居中,作“犄角雁行阵”迎敌。12时50分,双方舰队接近,定远舰首先开炮,双方展开炮战。日舰以快速的优势,避开“镇远”、“定远”火力,绕攻北洋侧翼小舰,击沉“超勇”,击伤“扬威”,并把“致远”、“经远”、“济远”三舰隔出圈外。北洋旗舰“定远”号桅楼被击毁,信旗无法发出,丁汝昌受伤,使北洋舰队一时指挥失灵,处于劣势。但广大将士同仇敌忾,英勇作战。“致远”舰官兵在管带邓世昌指挥下奋勇杀敌,毫不退缩。后弹药将尽,恰遇敌舰“吉野”横行,邓世昌下令快速冲撞,拟与“吉野”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沉没。全舰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经远”舰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力敌四舰,多次中弹起火,仍沉着应战,最后被击沉。全舰官兵200余人,除16人被救外,其余壮烈殉国。“定远”、“镇远”两舰在左右翼总兵林泰曾、刘步蟾指挥下,保持依恃阵形,与敌拼杀。下午3时半,“定远”舰发炮击中敌旗舰“松岛”号,引起该舰弹药爆炸,敌官兵死伤达113人。5时许,“靖远”舰代“定远”舰升旗集队,各舰纷纷向“靖远”舰靠拢,准备继续血战,迫使日舰首先退出黄海。北洋舰队亦返旅顺港。此役中国有10艘军舰参战,舰龄老化,装备陈旧,速度、火力均逊于日本。日本方面有12艘军舰参战,在炮火、吨位、兵员、速度等方面都占优势。战争结果中国损失了“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等5舰。日本的“吉野”、“赤城”、“比睿”、“西京丸”和旗舰“松岛”均受重创,“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被击毙。相形之下,中国方面损失较大。

☚ 邓世昌   威海卫战役 ☛
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Huanghai haizhan

亦称“大东沟之役”。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黄海海域的一次战役。1894年(光绪二十年)9月16日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定远号等12艘舰只和4艘鱼雷艇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增援平壤守军,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次日上午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时,突遭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领的松岛号等12艘舰只袭击,丁汝昌立即下令迎战。日舰利用速度快、炮位多的优点,避开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主力舰,绕向北洋舰队侧后,以左右舷炮轰击超勇、扬威二小舰,而以首炮狂轰定远、镇远两舰背后,致使北洋舰队队形混乱,陷于被动局面。济远、广甲两舰相继临阵脱逃,其余各舰仍奋勇还击。丁汝昌负伤后仍坚持指挥旗舰定远号炮击敌舰;致远号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在已受重伤、弹药将尽时与日舰吉野号相遇。管带邓世昌认为吉野是日本的主力舰,遂下令开足马力向吉野猛撞,准备与之同归于尽,不幸被敌鱼雷击沉,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士兵250余人壮烈牺牲。经远号中弹起火后,管带林永升仍然沉着指挥全舰官兵发炮攻敌,直至中炮阵亡,经远号后被敌鱼雷击沉,全舰200多官兵大部壮烈牺牲。镇远等舰受伤后也坚持抗敌。激战约5小时,日本舰队首先撤离,北洋舰队亦返航旅顺。此战,北洋舰队致远、经远、超勇被击沉,扬威、广甲自毁,另有6舰受创,死伤管带以下官兵千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及赤诚、吉野、比睿、西京丸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600余人。经此一战,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 ☛

黄海海战

又称“大东沟之役”。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黄海的一次战役。1894年9月16日清北洋海军舰队护送兵船赴朝增援平壤守军,援兵于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次日北洋舰队正待近航时,遭日本海军舰队袭击,战斗持续约5小时,互有损伤。北洋海军自此不敢出战,使日军控制了制海权。

黄海海战

见“东沟战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