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汲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黄汲清1904—四川仁寿人 黄汲清
黄汲清
黄汲清1904——曾用名德淦,四川仁壽人,1904年 (清光緒三十年) 生。1914年入青崗場同化小學讀書。1917年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中學。192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因參加學生運動,於1924年被校方開除,嗣轉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1928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旋入北平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1929年與青年地質學家從西安出發,經寶雞、越秦嶺、入四川,進行廣泛的地質調查。1930年至1932年,將考察所得資料進行整理,陸續發表了《秦嶺山及四川地質研究》、《中國南部二叠紀珊瑚化石》等六部專著。1932年7月,赴瑞士留學,先入伯爾尼大學,次年又入濃霞臺大學地質系。1933年在國外從事野外調查。1935年獲博士學位。1936年回國,任中央地質所地質主任。1937年任代理所長、所長職務。1940年辭職,並於1941年率隊赴甘、青、新等地重點調查石油地質,於1945年完成《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一書。1946年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回地質所工作。1948年4月,選爲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 同年赴歐美考察,1949年回國。1950年先後任西南地質調查所所長,地質部西南地質局局長。1954年春,調回地質部,與謝家榮教授共同主持全國礦產普查委員會技術領導工作。並被選爲全國第一、二、三届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兼地學部副主任。1957年任地質部地質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大地構造研究室工作。1959年,當選爲全國地層委員會委員,任地質部地質科學院副院長,1974年任該院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改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1979年3月,當選爲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並兼構造地質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1980年11月,被母校——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著有《中國若干沉積礦床的成礦規律》、《中國地層區劃的初步建議》等。 黄汲清1904~1995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仁寿县人。中共党员。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2年留学瑞士,入浓霞台大学深造。193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考察重要油田。次年回国,不久在四川找到第一个工业天然气田。历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所长,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42年到新疆考察后创造性地提出了陆相生油说,首创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主要对石炭纪、二迭纪古生物地层进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局长、重庆地质学校校长、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和名誉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科协常委。毕生踏遍千山万水,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形成多旋回成矿理论,断定中国大部分中新生代盆地适宜生油和储油,并指出找石油方向,其预言被证实,从而甩掉中国贫油国帽子。学术著作甚丰,有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