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洋军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洋军阀 民国前期掌握国家主要权力的政治军事集团。 其头子为袁世凯。1901年袁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基础,结党营私,扩充实力。 到1905年建立北洋六镇,兵力六七万人。 除第一镇是铁良统治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是他的部属,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出身。 至此,以袁为首的北洋集团的基本武力大体建成。袁内结庆亲王奕劻、宦官李莲英,外联官僚谋士徐世昌、梁士诒、唐绍仪、赵秉钧,以封建宗法部勒北洋将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逐步形成权倾朝野的实力集团。武昌起义后袁倚以迫清帝退位,篡夺中央大权,“北洋军阀”集团已具完备形态。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它已予重视,亟欲运动其赞成革命。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的《招降满洲将士布告》即寓此意。孙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时颁布的《通告海陆军将士文》及一些演说、谈话中都强调南北军队共襄共和,团结救国,但这个军事集团封建私属性很强,灌输革命思想不易,多与人民长期为敌。它迫使孙让位给袁后,又镇压了“二次革命”,北洋势力扩张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袁称帝后北洋系内部出现裂痕,袁死后分裂为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以张作霖为头子的奉系虽非袁嫡系,按习惯也归属北洋系。三系为争权夺利,分别与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相勾结,长期混战,其祸国殃民罪行,历遭孙中山和各界人民的谴责和申讨。为利于开展斗争,孙等使用过区别对待、分化利用的策略,其中也暴露出不少幻想。北伐战争之后,1928年奉系退出北京,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北洋军阀的统治被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取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