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山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山市安徽省辖市,风景旅游城市。总面积9807km2,市区面积2342km2。2000年总人口146.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9.3万;市区人口40.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4.6万。市境地处皖南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著名风景旅游区。景区面积154km2,景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4大景观堪称“四绝”。著名胜景有2湖、3瀑、24溪、72峰。黄山北麓有太平湖,面积88.6km2,平均水深40m,蓄水量达28亿多m3,为旅游胜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1.31亿元,人均5542元,工业总产值29.91亿元,有耕地5.23万hm2。农业总产值29.43亿元。农业以林茶为主,“屯溪绿茶”、“黄山毛峰”等茶闻名中外。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36.5万t,油料3.51万t,水果1万t,茶叶1.59万t,肉类6.48万t,禽蛋1.7万t,水产品1.5万t。市境公路通车里程2243km,公路客运量2064万人,货运量1351万t。皖赣铁路穿越市境,南京—厦门、南京—南昌、芜湖—厦门、绩溪—鹰潭的4对列车途经本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8km2。市内铺装道路面积169万m2。公交营运车辆86辆,年客运总量194万人次。水厂日供水能力12万t,年供水总量3303万t。园林绿地面积865hm2,建成区绿化面积788hm2。黄山市2004年底市区人口415815人。 黄山市 黄山市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山水风光,而且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方圆154平方公里的黄山风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1985年,黄山作为惟一的山岳风光,被评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 合肥市 徽州区 ☛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游的黄山地区。地势高峻,山岭纵横,盆地相间,溪水环绕。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小气候特点显著。1987年撤原黄山市,屯溪市和徽州地区建制,市政府改设在屯溪,下设屯溪、黄山,微州三个区。面积2340平方公里,人口36万。境内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黄山、太平湖、樵山神仙洞是全国闻名的旅游中心。所辖休宁的道教圣地齐云山,歙县的建筑“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蜚声省内外。特产茶叶、药材、文房四宝、黄山猴。皖赣铁路横贯境内,屯溪建有大型机场。 黄山市 黄山市屯溪区 屯溪老街 程康候宅 孙高松三层四合院宅 孙如保等四幢一体宅 程胜利宅 王德如宅 张来福宅 吴振兴宅 贾宅 石宅 戴震纪念馆与藏书楼 戴震读书处 程燮楼 程氏宗祠与牌坊小龙山古庙 屯溪桥 乐寿桥 ☚ 淮北市 安庆市 ☛ 黄山市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青弋江上游。天目山、九华山脉间于其中。黄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与江西省毗邻,古称新安,隋置歙州,宋改称徽。1949年设徽州专署,1987年改省辖市。辖休宁、歙县、黟县、祁门4县(祁门、黟县在长江流域)和屯溪、黄山、徽州3区。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42万(市区面积2342平方公里,人口38万)。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城市和开发建设中的旅游经济区。盛产木材、毛竹、茶叶、干鲜果品、蚕茧、中药材和香菇、木耳、油桐、生漆、棕榈等林特产品、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香果树、花榈木、楠木、红椿等名贵树种。皖南花猪、皖南黄牛列入全国优良种畜。矿藏有砩石、瓷土、石煤等。水能蕴藏丰富。初步形成以旅游经济为龙头,农、林、工、商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黄山、屯溪山城、太平湖、歙县历史文化名城、齐云山、黟县古民居、新安江以及牯牛降、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9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260多万人次,皖赣铁路横穿4县2区。公路四通八达。屯溪机场扩建复航。 ☚ 安庆市 滁州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