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庭 唐方镇名。 又称伊西,也称伊西北庭。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10公里处。 城亦称护堡子古城,回语称别失八里,意为五城,因旧有回鹘五城得名。汉代称金满城,为戊己校尉耿恭屯戍之地。突厥时称“可汗浮图”城。唐为庭州治。 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于此置北庭都护府。节度使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境内诸军镇、守捉。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后,与碛西四镇节度使时分时合。 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地陷于吐蕃。 9世纪后属西州回鹘,13世纪初隶属蒙古,宪宗时曾置行尚书省。元代在此设别失八里元帅府。 古城规模宏大,略呈长方形,分内外二城。外城周长10里。夯土建筑,内外城均有护城河。 城池坚固险要,易守难攻。 北庭,以其地位重要,一直作为天山北路政治、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亦为戍防重镇。明代中叶,古城遂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