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兴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兴墓 黄兴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兴故居、墓”的组成部分,位于岳麓山正中之顶,云麓峰左,麓山寺后有石级可达。墓道有三层台阶,百余石级。墓碑为棱形乳白石,高10米,中嵌铜铸碑文“黄公克强之墓”。铁石栏干围护四周,中植苍松翠柏,并植香樟数株。墓地形势高峻,可远眺湘江与长沙城。黄兴为近代民主革命家。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二十五日,因病于1916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蔡锷挽联云:“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公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蔡锷八天后也病逝。12月18日,北京国会决议国葬黄兴、蔡锷。1917年4月15日,黄兴葬于长沙岳麓山,会葬者十余万人。孙中山在海外致挽联:“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在今日后死何堪。”墓地右下方,名小月亮坪,坪上有黄兴墓庐,大厅陈列黄兴生平事迹图片。黄兴故居在长沙县,见长沙县“黄兴故居”条。 ☚ 蔡锷墓 大禹碑 ☛ 黄兴墓 黄兴墓位于麓山正中坡上,麓山寺后,有三层台阶百余级踏步而入。黄兴,生于1874年,原名轸,字廑午,别字克强,长沙县人,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史有“孙黄”之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称帝,任讨袁总司令。1916年病故于上海,次年移柩长沙,国葬于此。黄兴墓规模宏大,地势开阔,墓碑为一四棱形整块白色岩石琢成,全高约10米,因地处岳麓山高峰开阔处,显得格外耸拔挺秀。碑上嵌有青铜铸“黄公克强之墓”碑文,周围绕以石拦。碑右下方,有黄兴墓庐,大厅陈列黄兴生平事迹。 ☚ 麓山寺碑 蔡锷墓 ☛ 黄兴墓 黄兴墓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白鹤泉上方小月亮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兴,原名轸,字廑午,又字克强,善化(今长沙)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年四十二。次年4月15日国葬于此。墓区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坐西朝东。花岗石砌筑。墓下方为一弧形歇息台,可容百人祭扫。从歇息台到黄兴墓,须上3层陡峻石梯。墓区中央建有四棱形墓塔,以整块花岗石琢成,高11米,嵌有铜牌碑心,镌刻 “黄公克强之墓”。砌石柱铁栏围护,松柏香樟环绕,蓊郁苍翠。2005年维修时恢复史书记载的13块各省督军所献铭文石刻和墓塔四周包括孙中山、章太炎、蔡锷等人撰写的墓志铭和挽联。整个墓地气势轩昂,庄严肃穆。墓区南侧有黄兴墓庐,陈列黄兴生平事迹。墓庐门联为: “血染黄花魂归岳麓; 名垂青史首建中华。” 为黄其杰撰,史穆书。1984年建成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黄兴墓庐景区,内筑曲池亭台、假山、游廊、水榭。亭额以黄兴手迹 “无我”、“笃实”名,并辅以当代名家题书楹联,融先烈史诗于秀丽山水中。 ☚ 蔡锷墓 陈作新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