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方。麻黄(去节,汤浸,焙干)、桂心、白芍药、细辛、炮姜、炙甘草各三分,半夏(汤洗)、炒香附各半两。为粗末,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功能散寒温中,行气止痛。治外因心痛,恶寒发热,内攻五脏,拘急不得转动。若大便秘,加大黄(如愽棋大)两枚。 麻黄桂枝汤 《保命集》卷中【组方药物】 麻黄30克(去节) 甘草9克(炙) 桃仁30个(去皮、尖) 黄芩15克 桂枝9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候发前温服。 【主要功效】 发散血中风寒。 【适应病证】 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方义分析】 此方治夜疟。疟发于夜间,为邪气浑入阴血。故方中以麻黄、桂枝发散风寒,黄芩清泄伏热,桃仁引药入血,散血缓肝。诸药相互,共奏发散血中风寒之功。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麻黄黄芩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