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煎散《苏沈良方》卷十方。鳖甲(酥炙)、大黄(湿纸裹、煨熟)、常山、柴胡、赤茯苓、当归(酒浸)、干生漆、白术、石膏、干地黄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每服二钱,加小麦五十粒,水煎,食后、睡前服。治少年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若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 麦煎散 《普济方》卷三百十九【组方药物】 赤茯苓 当归 干漆(炒令烟尽) 鳖甲(醋炙) 常山 大黄((煨) 北柴胡 白术 生干地黄 石膏各30克 甘草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共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食后、临卧时温服。 【主要功效】 滋阴清热,除蒸敛汗。 【适应病证】 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注四肢,心胸烦壅。 【加减应用】 有虚汗,加麻黄根30克。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