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麋茸 麋茸 míróng 鹿科動物麋鹿之未骨化而帶茸毛之幼角。主治虚勞羸瘦,筋骨疼痛,腰膝酸軟,陽痿不孕。唐·蘇敬等《新修本草·獸禽部·麋脂》:“麋茸,服之功力勝鹿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部·麋》:“〔麋〕茸,氣味甘,温,無毒。主治陰虚勞損,一切血病。” 麋茸mí róng《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麞(20)。药名。 【基原】为鹿科动物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 (又名:麋《庄子》,塵《说文》,四不象《黑龙江外记》)的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 【性味】甘,温。《本草蒙筌》:“性热。” 【归经】 ❶《要药分剂》:“入肾经。” ❷《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壮阳,补精,强筋,益血。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男子阳痿,女子不孕。 ❶《唐本草》:“服之功力胜鹿茸。” ❷《本草蒙筌》:“骨软可健,茎痿能扶。”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浸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