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鹿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鹿茸

鹿茸

傣族民间故事。流传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故事写三兄弟外出打猎,老大、老二尖刻吝啬,毒辣狡猾,遇到危险他们躲起来,有好处却都抢去。一次弟弟打了一头马鹿,两个哥哥上来各补一枪,便抢走了好地方,只给弟弟留下了鹿头。头没有肉,他便煮了一锅汤,分给众人食用,却意外地发现鹿茸的大补养身之功能。

☚ 康熙和典吏   鹿姑娘 ☛

鹿茸lùróng

雄鹿的嫩角,带茸毛。

鹿茸lùróng

〈名〉雄鹿的角,是珍贵药材。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其他部 > 部器 > 鹿茸
鹿茸  lùróng

初生之鹿角。以其被茸毛,故稱。爲名貴中藥材。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上品·鹿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鹿》。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鹿茸
鹿茸  lùróng

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之尚未骨化之幼角。有兩種:花鹿茸,又名黄毛茸、花茸,係梅花鹿之幼角。其中之鋸茸圓柱形,具一、二分枝,色紅棕或棕,光潤,茸毛色黄紅或棕黄,體輕或重,其中之砍茸帶有腦骨。馬鹿茸,又名青毛茸,係馬鹿之幼角。較前者粗大,分枝多,以三岔、四岔爲主。主治虚勞羸瘦,眩暈耳聾,陽痿遺精,宫冷帶下。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鹿茸》:“甘温,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宋·蘇頌《本草圖經·獸禽類·鹿茸》:“角欲生時,取其茸,陰乾,以形如小紫茄子者爲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鹿》引晉·葛洪《抱朴子》:“南山多鹿,每一雄遊,牝百數至。春羸瘦,入夏惟食菖蒲即肥。當解角之時,其茸甚痛,獵人得之,以索擊住取茸。”

馬鹿茸

鹿茸【同义】总目录


鹿茸九女春
鹿

鹿

鹿(~茸;~角;马~;黑~;驼~;驯~;黄~;麜~;梅花~;白唇~;毛冠~) 麈 茸客 角仙 伊尼 斑龙 角僊 西王母 钜鹿侯
鹿的美称:仙兽
小鹿:麑 麛 幼鹿
小型的鹿类:狍 麅 獐(獐子;牙獐;香~) 猄(黄猄) 麝(麝鹿)麕
小獐:
大鹿:麟(麟鹿)
母鹿:麀 牝鹿
公鹿:麚 牡鹿
驼鹿:
水鹿:麖 马鹿 黑鹿
白鹿:银獐 仙客

☚ 鹿、猴、鼠   猴子 ☛

鹿茸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雄体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主产东北及河北、北京等地。甘、咸,温。入肝、肾经。壮肾阳,补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❶治精亏血虚,眩晕,耳鸣,耳聋,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寒崩漏带下,宫冷不孕,阴疽。
❷治小儿发育不良,筋骨痿软,行迟,齿迟,囟门不合。研末吞服:1~2.5g。含硫酸软骨素A、雌酮,还含多量骨胶原、蛋白质,灰分中含钙、磷、镁。乙醚提取物含胆甾醇及其酯类。还含尿嘧啶、次黄嘌呤、肌酐、脂肪酸、多胺类等。鹿茸精系鹿茸的醇提取物,含有25种氨基酸,其中以脯氨酸、赖氨酸及丙氨酸为最多,为良好强壮剂,能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减少疲劳。鹿茸能促进生长发育和溃疡与创口的愈合。增加免疫功能。家兔服用鹿茸粉末或注射鹿茸浸膏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数增加。中等剂量鹿茸增加冠脉流量,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输出量增加,大剂量时心脏抑制,血压下降。鹿茸提取物可增强免疫功能,抗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等。亦有报道称其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鹿茸

名贵药材。“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说为人参、貂皮、鹿茸)之一。鹿茸即雄鹿头上未骨化之茸角。每年春季,成年的雄鹿开始生出幼角,初为短枝,继而分叉,毛绒绒的,像两只红珊瑚,格外鲜艳。这时将其采收下来,便是鹿茸。鹿茸被采后,经过两月左右,又生新角,至秋又可采收。春秋两季鹿茸,以春季品质更好。鹿茸的种类很多,按鹿种的不同,可分为花鹿茸、马鹿茸;按茸形可分为花二杠、花三杈、花再生、花初角茸等;按取鹿茸方式与加工方法,又分为锯茸、砍头茸、带血茸、排血茸。鹿茸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舒筋活血、强身健脑、滋阳补肾、调节新陈代谢的显著功效。鹿身百宝,鹿肉营养价值极高,为高级酒宴上的名贵食品;鹿皮是制革工业的优质原料; 鹿尾、鹿胎、鹿内脏均是滋补强身之良药;鹿血、鹿筋是制药的上好原料;鹿鞭《本草纲目》中将其与鹿茸并列为上品,具有补肾气、安五脏、壮阳气之奇效。鹿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梅花鹿更珍贵。主要栖息在针阔叶混交林或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特别是长白山广大区域为野生鹿的主产区。现人工驯养鹿的数量逐年增多。

鹿茸antler,velvet antler

公鹿额部生出的已形成软骨又尚未骨化的嫩角。鹿茸的茸皮柔软、长有天鹅绒色的茸毛,是真皮衍生物,分杈多枝。茸的内部是致密结缔组织、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布满血管,有血液流通,可以输送营养,生长速度很快。每支鹿茸由茸根、主干、眉枝和数个侧枝构成。鹿茸在主干上分生侧枝以后称为杈。新鲜的鹿茸含水分45.6%、有机物20.7%和灰分33.7%。成品茸中含水分12.11%。成品茸的有机物内含有蛋白质72.82%、脂肪6.55%、碳水化合物20.63%,还有雄茸胶脂、胆固醇和硬骨素等。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灰分中钙8.26%、磷18.24%。鹿茸血中含有大量性激素和维生素。鹿茸在中国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各种生理机能活动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性机能障碍、前列腺萎缩症、妇女更年期障碍、创伤和溃疡等症均有疗效。鹿茸还能增强胃肠蠕动和促进分泌功能,加强肾脏的利尿作用。

鹿茸外部形态及名称

a. 梅花鹿三杈茸 b. 马鹿四杈茸

1. 角基(草桩) 2. 珍珠盘 3. 锯茸部位 4. 茸根 5.主干 6. 眉枝(门桩) 7.虎口(大虎口) 8. 第二眉枝(二门桩) 9. 小虎口 10. 第二侧枝 11. 第三侧枝 12. 嘴头

鹿茸

常用中药材,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角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梅花鹿幼角习称花鹿茸 (黄鹿茸),马鹿幼角习称马鹿茸 (青鹿茸)。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咸,具有生精补髓、益肾助阳、强筋健骨等功效。四川主产马鹿茸。有人工饲养。采制分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从雄鹿第三年后开始,每年可收1次或2次; 砍茸适宜于老鹿,一般在6月~7月采收。花鹿茸以粗壮、主枝圆、顶端丰满、质嫩、毛细、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马鹿茸以饱满、体轻、毛色灰褐、下部无棱线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脑素、雌酮等。

鹿茸

生长于牡鹿头顶两侧,东三省特产,属名贵药材。其性能既有通经活络祛风寒之奇功,更有养血补气滋阴壮阳之特效,素与人参、貂皮合称“东北三宝”。东北盛产梅花鹿和马鹿。在清代,鹿只是满族和八旗兵行围中的主要猎物。鹿茸以外,鹿尾、鹿鞭、鹿筋、鹿心以至鹿肉,也都是贡品,满族人正是靠恭进鹿茸等各宗贡品,从朝廷处获得大量的 “颁赠”、“赏赐”,如布匹以及其它生活日用品。是以鹿茸在满族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大量射取,鹿只渐少,为确保贡品,至清代后期,变射猎为窖猎,取活鹿蓄养,始于 “东流水”(今东丰县等地)一带,野鹿遂变成了家鹿。

鹿茸
主要责任者: 周桂琴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天津
字数: 153 千字
页码: 1-154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82.74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18.80
出版时间:2009-1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十大名中药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十大名中药丛书之一,共收录48条词条。
鹿茸

426 鹿茸

关东三宝之一,贵重动物药材。向以茸毛细美,茸质肥嫩,加工精细,滋补效能高而闻名于世。是长在雄鹿头额上、尚未骨化的鹿角。鹿三岁时便可取茸。吉林省出产多。现对野鹿进行驯养。

☚ 人参   貂皮 ☛
鹿茸

鹿茸lurong

雄性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嫩角。质地松脆、外被有柔软细小绒毛的皮肤包裹,特称鹿茸。内含有激素样物质及骨质、胶质、蛋白质、钙、磷、镁等成分。为名贵中药,有强身健脑、增强心脏活动的功能,也可防治神经衰弱。皮肤上有充分血液供应,可使鹿角不断增长,当鹿角的绒毛脱落后,角即骨化成光裸的鹿角。


图240 鹿茸

☚ 皮肌   角 ☛

鹿茸pilose antler

系雄鹿未角化的初生角。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胃肠蠕动与分泌、调整中枢功能、解除疲劳、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性功能、利尿等作用。临床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阳萎、遗尿、遗精、肢软怕冷等病治疗。应用时可与其他药物伍用,入丸、散及配药酒,用量0.6~3g。发热性疾病、体格强壮、高血压等勿用。

鹿茸

鹿茸

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外表有一层绒皮,里面是软骨和血管,血管中充满血液,其营养和药效成份就蕴含在血液之中。据科学测定分析,鹿茸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碳酸钙、镁、锰以及各种内分泌激素,能增强人体机能和心脏活动,有消除心脏疲劳和加速创伤癒合等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就已发现鹿茸的医疗效能。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阴,强筋健骨,治疗一切虚弱、耳聋、目暗、眩晕、虚痢等疾病。”雄鹿从两岁起开始生茸角,三岁即可取茸,每年可取一对茸角。单枝的茸角叫“毛桃”,双枝叫“二杠”,三个枝叉叫“三叉”。一般每年只收一次,在春夏两季之间。个别的可在冬季雪后收第二次,称“雪花茸”。鹿茸制品饮誉中外,深受欢迎。长白山是梅花鹿的故乡,为了发展鹿茸生产,吉林省还兴建了不少人工养鹿场,如左家特产研究所养鹿场和龙潭山养鹿场等,既增加了鹿茸产量,又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了好去处。

☚ 人参什锦汤   鹿胎膏 ☛
鹿茸

鹿茸

为脊椎动鹿科梅花鹿、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主产于我国东北、内蒙、西北、西南地区,现多为人工饲养。甘、咸,温。归肝、肾经。有补肾助阳,生精益血,强筋健骨,调理冲任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肾阳不足,形寒畏冷、阳萎早泄、宫冷不孕、遗尿尿频。单味研末、泡酒服,或配人参、附子、肉桂、首乌、肉苁蓉等煎服。
❷肝肾不足,筋骨萎弱,腰酸腿软,步履艰难,单味鹿茸炖服、浸酒,或与桑寄生、川断、杜仲、菟丝子、五加皮等相配煎服。
❸崩漏、带下。对肝肾不足,冲任虚寒,经多色黑或崩漏下血,常与当归、阿胶、艾叶、小茴香等相配;白带清稀,绵绵不断者,可与白芷、白蔹、乌贼骨、乌药同用。
❹痈肿疮毒溃后久不收口,或外伤,手术后久不愈合。单用鹿茸研末、浸酒,或煎汤服均可。也可与当归、黄芪、骨碎补、续断等相配。
❺肿瘤病人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均可以本品适量煎服,以补助正气。
❻身体虚羸,神疲消瘦。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有阴阳并补之妙用。凡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初愈者,皆可用之。以少量常用为宜。尤适于老年体虚者。本品药性偏温,凡温热病,或阴虚发热者慎用。

☚ 山药   淫羊藿 ☛

鹿茸lù róng

《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鹿(67)。药名。
【基原】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
【别名】斑龙珠(《澹寮方》)。
【性味】甘咸,温。
❶《本经》:“味甘,温。”
❷《别录》:“酸,微温,无毒。”
❸《本草蒙筌》:“味甘咸,气温,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❷《本草经疏》:“入手厥阴、少阴,足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❶《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
❷《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本草经疏》云:‘痒'应作‘疡')。”
❸《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❹《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❺《本草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❻《本草切要》:“治小儿痘疮虚白,浆水不充,或大便泄泻,寒战咬牙;治老人脾肾衰寒,命门无火,或饮食减常,大便溏滑诸证。”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三至八分;或入丸、散;亦可浸酒。
【成分】鹿茸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者为脯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从正丁醇提取物中得到尿嘧啶、次黄嘌呤、尿素、尿嘧啶核苷、烟酸及肌酐。此外,鹿茸中尚含硫酸软骨素A等多种糖类物质、神经节苷酯、雄激素、雌二醇以及钙、磷、镁等。近年来鹿茸中所含生物活性肽类颇受重视,目前已从鹿茸中分离出具有抗炎活性的肽类物质。
【药理】
❶对心血管的作用:从西伯利亚斑鹿的鹿茸中抽提出的鹿茸精(Pantocrinum),大剂量使血压降低,心振幅变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中等剂量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显著增强,心收缩幅度变大,并使心率加快,输出量增加;对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特别显著,对节律不齐的离体心脏可使节律恢复,同时使心脏收缩加强加速。鹿茸精口服时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充盈,血压上升,心音变得更有力。
❷强壮作用:鹿茸精为良好的全身强壮剂,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并能降低肌肉的疲劳。鹿茸对大白鼠的脑、肝、肾等组织,能显著提高其耗氧量。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及疲劳等,口服鹿茸精有一定强壮作用。
❸性激素样作用:用马鹿鹿茸片配成生理盐水浸液,对去睾丸大白鼠和小白鼠前列腺及精囊称重法和去卵巢小白鼠阴道涂片法试验,证明并无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样作用,亦不能使未孕家兔的卵巢出现血斑,也不能促使雄蟾蜍排精,因此亦不具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但也有报告认为,鹿茸精(皮下注射1、2、4ml/kg)对未成年大鼠的前列腺和贮精囊及包皮腺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强度介于丙酸睾丸酮和对照组之间。
❹对创伤的影响:鹿茸对长期不易愈合和一时新生不良的溃疡和创口,能增强再生过程,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影响氮素及碳水化物的代谢。鹿茸精对头、颈部受伤的家兔,可使异常的脑电波、糖酵解、酶活性得到改善;试管内对三羧酸循环无影响,但能促进糖酵解,在脊髓神经匀浆中则使酶消耗增加。
❺其他:用鹿茸精致敏后,再静脉注射,并不引起过敏性休克。鹿茸能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增强肾脏的利尿机能。用猫的降压实验,证明去睾鹿茸比未去睾者效果略高。

鹿茸lùrónɡ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雄体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主产于东北和河北、北京等地。甘、咸, 温。入肝、肾经。壮肾阳, 补精血, 强筋骨。治阳痿、滑精、腰膝酸冷、精亏血虚、眩晕、耳聋、虚寒崩漏带下、小儿发育不良, 研末吞服: 1 ~ 2克。本品含鹿茸精、雌酮、雌二醇、三磷酸腺苷、卵磷脂、脑磷脂和多种氨基酸及脂肪酸。鹿茸精为强壮剂, 能提高工作能力, 改善睡眠和食欲, 减少疲劳。鹿茸能促进生长发育、促使溃疡和创口愈合。家兔服用后,能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中等剂量能使心跳加强, 心率加快, 输出量增加。

鹿茸

鹿茸

鹿茸,又名斑龙珠。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 elaphusL.雄体未骨化带有茸毛的幼角。前者药材习称“花鹿茸”;后者药材习称“马鹿茸”。采收方法分锯茸及砍茸两种。锯茸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锯取(头茬茸),第二次在立秋前后即在第一次采后50~60天锯取(二茬茸),每年只采一次者则在7月下旬锯取。采得的幼角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砍茸先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去残肉,再将脑皮绷紧,干燥。
花鹿茸: 锯茸,头茬茸呈圆柱形,有1~2个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4~18cm,锯口直径3cm左右,侧枝长9~15cm,直径较主枝略细。枝顶端钝圆,外皮棕色或红棕色,密布红黄色或棕黄色的柔软细毛茸。锯口面黄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具两个分枝者习称“三岔”,主枝长23~30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行棱纹及突起的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疏粗糙。体轻,气微腥,味微咸。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纹。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砍茸,带有头骨,茸形与锯茸相似,二茸相距约7cm。脑骨前端平齐,后端有一对弧形骨,洁白,无残肉。外附脑皮,皮上密生短毛。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北京等省市。
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亦较多。皮灰黑色,毛青灰色、灰黄色或灰黑色。锯口蜂窝状小孔较大,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味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
本品味甘、咸,性温。归肾、肝、心经。功能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为峻补元阳之要药。凡属肾阳衰弱,出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萎滑精,遗尿尿频,女子宫冷不孕,及精血亏损所致的腰脊酸疼,骨弱无力,眩晕心悸,耳聋目暗以及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筋骨痿软,行迟齿迟等证,可单用本品研末服,或制成鹿茸精口服、肌肉注射,也可配合其他补益药同用,以增强疗效。阳萎遗精,饮食不思,宫冷不孕,可与山药浸酒服,或与熟地、山萸肉、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等补肾壮阳药同用。若肾气虚寒,尿频,或夜间多尿,遗尿,可配附子、益智仁、龙骨、桑螵蛸以温摄肾气。精血亏虚,身体衰弱,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可与熟地、白芍、杞子、当归、菟丝子等补肾养血药同用。血虚严重者,又可与当归、黄芪、阿胶、鸡血藤等益气养血药配合应用。近以鹿茸内骨髓,用白酒浸溃成鹿茸血酒,应用于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血象和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小儿发育不良,行迟齿迟,囟门不合等证,可与六味地黄丸同用,也可与虎骨、牛膝、五加皮等强筋健骨药合用。若心肾两亏, 气虚阳衰,面色㿠白, 神疲肢冷, 短气少气, 心悸怔忡,或冷汗自出,脉微细者,每与人参配用,有补气助阳作用。若阴阳俱虚甚者,可配以附子,如《世医得效方》茸附汤。又本品不独能益精血,且能固摄冲任,若阳虚血少,冲任失调,致崩漏带下之证,鹿茸每与阿胶、熟地、当归等补血养血药同用,若再加入蒲黄、乌贼骨等固涩止血之品,则疗效更佳,方如《千金要方》鹿茸散。久痢阴阳两伤,少腹肛门有下坠感,腰胯脊背酸痛,可配人参、附子、当归、茴香、杜仲;偏于阴伤多者,去附子,加补骨脂,如《温病条辨》参茸汤。又肾阳衰弱,不能温养脾胃,引起大便溏泄,饮食少思等证,应用鹿茸有益火生土的效用,亦可配以人参、附子、炮姜、白术等温补脾肾药同用。至于阴疽疮肿内陷不起,或疮疡久溃,因气血亏虚,脓稀不敛之证,鹿茸亦有温补内托之功,常与黄芪、肉桂、当归等配合应用。总之,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大补精血。《内经》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但鹿茸性偏补阳,若阴虚火旺,及血分有热者,误用之,往往发生吐血、衄血、尿血、目赤、头晕、中风昏厥等证。至于服茸的方法,曹炳章谓:“每遇当用鹿茸之证,每一厘渐增至数分,每获妥效,即大虚缓补之义”,临床可以借鉴。研末服,每次0.5~1g。阴虚阳亢及血分有热者忌用。
实验研究: 本品含雌酮、雌二醇、三磷酸腺甙、胆甾醇、油溶维生素、卵磷脂、脑磷脂、多种氨基酸 (其中以谷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最多) 及脂肪酸。此等氨基酸,据称对人体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营养不良及提高物质或能量代谢,在饲料中加入鹿茸可使小鼠、大鼠体重增长较快;并能促进蝌蚪的发育,动物给予鹿茸精经一定时间,其红细胞、血色素、网质红细胞均见增加; 并有升高白细胞,显著增加大鼠脑,肝,肾等脏器的耗氧量,中等剂量鹿茸精能增强心脏活动并增加输出量,对疲劳或节律不齐的离体心脏易于恢复,剂量太大或太小都无效。在儿科临床上初步观察到鹿茸精能使低弱的心音变为清晰,脉搏充盈、血压升高,心电图上P-Q间期缩短,使兔及大鼠受“鞭打损伤”后,脑脊髓部分糖酵解表现异常,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如采用鹿茸精治疗,上述各种异常均获得明显恢复,并使兔异常的脑电图亦获得改善,鹿茸还能增强肾脏的利尿功能和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提高离体子宫的张力和增强其节律性收缩,鹿茸有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的免疫促进作用,但另有报道微量鹿茸也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 阳起石   鹿角 ☛

鹿茸

鹿茸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n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wus、elaphus Linnaeus等雄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毛的幼角。春、夏两季雄鹿长出的新角尚未角化时,将角锯下或用刀砍下,称为锯茸或砍茸。在沸水中略为烫过,晾干,至积血排尽为度,防蛀。药用时燎去毛,以瓷片或玻璃片刮净后,用黄酒或湿布湿润,使茸体软化,切片烘干即可。
鹿茸为太阴人药。功能为大补肾阳、益精血、补肺。主要用于太阴人虚劳及气虚证。治虚劳如《东医寿世保元》鹿茸大补汤,用本品8~16g配麦门冬、薏苡仁各6g、天门冬、杏仁、山药、五味子、麻黄各4g、以补肾壮阳,益精,补肺生津,治气虚证。如《东医四象新编》鹿茸大造汤,用本品8g配天门冬、麦门冬各8g、升麻、葛根、杏仁、酸枣仁、黄芩、五味子各4g,以大补全身之阳气。常用量1~3g。

☚ 龙眼肉   龙脑 ☛

鹿茸

鹿茸

蒙古名楚松—额布尔、挂都尔。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雄体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锯茸:雄鹿从第二年开始生茸,一般从第三年开始锯茸,每年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花盘脱落后40~50天锯一次,锯茸前给以丰富饲料,清晨驱入两边可活动的小房间内,用绳索捆绑四肢,或从小腹后吊起,使二后腿离地。锯时要平稳,动作迅速。锯后用“七厘散”敷于伤口,贴上油纸,放回鹿舍。砍茸: 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以生长6~7年的鹿较适宜,一般在花盘脱落后70~80天内,即用快刀将鹿茸连同头骨砍下,锯成方形,然后经加工即为成品。
鹿茸砍下或锯下时,内含许多血液,若不及时加工,就容易腐烂臭坏。加工时,先洗去茸毛上附着的不洁物,挤出一部分血液,如为砍茸要剔净头骨内外的残肉,再将脑皮用绳绷紧;锯茸将锯口处用线绷紧,钉上小钉,缠上麻绳,防止煮炸时变形。然后固定于架上,置沸水锅中煮炸,使茸内血液排出而茸呈淡黄色即可。煮炸时间随鹿茸老嫩粗细而定,一般5~6小时。时间过长容易崩裂。然后取出晾干,次日再用沸水炸煮,称为“回水”,如此进行数次后,使其自然风干,干透后修整。
炮制 将鹿茸燎去毛,再用玻璃片将毛刮净,用布带缠绕,用热白酒或黄酒从底部孔内灌入,直至润透后切片,将片压平后阴干。
本品味甘、咸、性温;有收敛脓液及黄水,补精血,强筋骨之功效。用于
❶肺脓疡:与六良药、冰片、熊胆等配伍,制成二十五味鹿茸丸用。
❷遗精,腰痛,阳萎,月经不调:与五根、手参等配用。
❸伤筋骨,胸部受伤:与犀角、羚羊角、黄水三药等配伍,制成五阳散用。

☚ 枸杞子   狍茸 ☛

鹿茸

鹿茸夏贝布拉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味甘、咸,性温。功能敛脓血,壮肾阳,益精血。主要用于肺脓肿,肾虚,隆病,阳痿,贫血痿弱,腰脊冷痛,崩漏。鹿茸为三茸之一。本品与犀角、藏红花、肉豆蔻等配伍,制成十三味犀角丸,主治一切肺病。本品与大黄、忍冬果、沙棘果膏等配伍,制成七味大黄丸,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 鹿角   藏羚角 ☛

鹿茸

鹿茸

鹿茸,维吾尔药物名友米让 布哈 蒙固孜,别名开尔尼里 依里、沙合 高赞。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我国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
本品性二级干热,味咸。功能生干生热,补肾壮阳,激发性欲,固精填精,平喘止咳,滋补肠胃,开胃消食,利水退肿,强筋壮骨,通阻止痛,增强色素,祛风止痒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肾寒阳痿,性欲低下,早泄遗精,哮喘咳嗽,胃虚纳差,消化不良,肠疡,肠梗阻,各种水肿,筋骨松弛,宫寒不孕,经水不下,乳汁不来,寒性牙痛,两胁冷痛,白癜风,皮肤瘙痒等。内服4—8 g,外用适量。本品对青少年不宜内服。本品可入蜜膏、糖膏、散剂、牙粉、眼粉、油剂、阴道栓等制剂。
实验研究:主要含氨基酸及钙、磷、镁等。具有对心血管的作用、强壮作用、性激素样作用,並对创伤的愈合有较好的作用。

☚ 壮阳药   牛鞭 ☛

鹿茸lu rong

【医学】pilose antler(of a young stag)

鹿茸

pilose antler

鹿茸

pilose antler(of a young stag);pilose deerhor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