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鹰之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鹰之歌 鹰之歌抒情散文。丽尼著。发表于1935年3月《文学季刊》第2卷第1期。写作者在南国教书时的一段辛酸的往事。那时,有一位少女与他相恋,但她家中逼她与一个有钱的绅士结婚。结婚前夕,她冒雨偷偷地来找他,愿与他浪迹天涯。但为了不让少女经受苦难,他终于谢绝了她的请求。文章回忆他俩曾在一起凝望着空中展翅飞翔的年轻的鹰,对青春充满着美好的遐思。可是,有一次他发现了鹰身中六弹,跌落在草丛中躺下了。最后,作者喊出“那正是她为我展开了手臂而热情地飞过的一块地方”,揭示出那年轻的鹰正是深爱着他的那个少女的诗意的概括。作品歌颂了敢于做旧世界叛逆者的女友,控诉了扼杀光明、自由、爱情的黑暗势力。全篇构思新颖,想象瑰丽,移情入景,诗意浓郁。 ☚ 茅店塾师 钢铁假山 ☛ 鹰之歌 鹰之歌王采著。1945年3月30日蜜蜂社出版。蜜蜂社丛书之一。收《鹰之歌》、《天地间响着一个声音》等诗6首。 ☚ 夏天 洛葺异珠 ☛ 鹰之歌 鹰之歌丽尼著。1936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入文学从刊。内分“鹰之歌”、“原野”、“闹市”、“檐铃曲”、“归来曲”、“夜间”等6辑,收《沉沦》、《狼嗥》、《青蝇》、《阳光》、《乌夜啼》、《一天》等散文34篇。 ☚ 燕郊集 海星 ☛ 鹰之歌 鹰之歌丽尼作。初载1935年3月16日《文学季刊》第2卷第1期。后收入1936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版《鹰之歌》。本文由关于鹰的礼赞与关于一个牺牲了的女革命家的回忆结构而成,表达了作者对“有着太阳和热的火焰”的南方和在南方度过的那些“热情的年头”的怀念,从而传达了他要“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和要象鹰一样腾飞的愿望。作者将丰富的感情融入鹰的形象之中,以南方的黄昏做背景,以光彩照人的女革命家的形象做对照,旨意明确、生动、具有深重的思想容量。 ☚ 江之歌 故乡的杨梅 ☛ 《鹰之歌》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 赏析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之作。它以托物寄情的手法抒发了对被反动派杀害的女友的怀念崇敬之情。同时,它又是一曲悲凄壮烈的旧世界的叛逆者的赞歌, 赞颂了他们如雄鹰一般在逆境中振翅奋飞的顽强的革命战斗精神。 小品文是一种富于艺术个性、富于主观情感的艺术形式,而丽尼为人感情丰富,人生旅途坎坷不平,因此,他的散文向以抒情为重。《鹰之歌》虽然较作者从前的作品增加了叙事因素,讲述的是“一个忧愁的故事”,但笔墨并不专注在作者和女友的交往及女友的如何遇害,它的主旨仍在抒情。文章交替运用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和直抒胸臆等手法,表现了对女友的怀念、崇敬和我的由“忧愁而感觉奋兴”。文童开头对南方黄昏美丽景色的描绘,笔墨苍劲,色彩绚丽,为全篇故事的展开奠定了情感基调,渲染出一派悲凄壮丽的气氛。那在赤霞中翱翔的鹰,既是女友顽强革命精神的象征,又寄托着我对女友的怀念崇敬之情;是她拂去了我往日的忧郁感伤,激发我振奋昂扬起来,使“我忘却了忧愁,而变得在黑暗里感觉奋兴了”。 文章分别从我和女友的双重视角,写出了鹰的强健可爱的形象。从我的眼底透出的主要是鹰的自然形态,它在赤红的晚霞中翱翔盘旋的雄姿,它的短促清脆嘹唳的歌唱;自女友的角度展示的,更多是鹰的社会象征意义,“鹰有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夜里飞”,突出的是它的搏击黑暗,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这就虚实结合,完成了对鹰的整体形象的刻画。 层递和反复手法的成功运用,有力地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意味和节奏感。文章反复咏唱“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多次以深情的笔触,描绘着在赤红的天空中的鹰的翱翔和歌唱,一再感叹“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这样就使文气一脉贯通,并构成了全篇诗一样的调子,令人有回肠荡气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