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鹬蚌相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鹬蚌相持比喻双方拚斗不让。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 “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鹬蚌相持比喻双方争斗不休,而使第三者获利。《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又作“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鹬蚌相持yù bàng xiāng chí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争持 争持互相冲突、争持:顶板 ☚ 争执 争吵 ☛ 获利 获利润利 享利 吃利 食利 ☚ 得财 得名 ☛ 鹬蚌相持有蚌张开壳晒太阳,鹜鸟去啄它的肉,蚌即合上壳夹住鹬的嘴,双方各不相让,结果全被渔翁捉住。见《战国策·燕策二》比喻两方争斗,相持不下,让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持yù bàng xiāng chí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同。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禽兽比喻类》:“两争不解,鹬蚌两持。”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你看他们鹬蚌相持,争得来时,怕没有了你的一分么?” 鹬蚌相持战国末期,七雄对峙,相互通过攻伐争夺霸权。赵国与燕国也经常打仗,使百姓深受其害。有一年,赵惠王又准备攻打燕国。有个名叫苏代的说客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去拜见赵惠王,劝阻他别去攻燕。 鹬蚌相持yù bànɡ xiānɡ chí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持yùbàng-xiāngchí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元·尚仲贤《气英布》2折:“权待他~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鹬蚌相持;渔人窃笑 鹬蚌相持;渔人窃笑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qiè xiào【综】鹬:水鸟名,嘴长,腿长。相持:互相争持。窃笑:暗中偷笑。据《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在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过来,把两个都捉住了。后比喻双方争持不下,第三者有利可图,心中暗喜。 ☚ 说黑道白;数短论长 张陈凶终;萧朱隙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