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赋
辞赋名篇。西晋张华作。《文选》、《晋书》、《艺文类聚》见载。本赋约作于魏陈留王景元二年。《晋书·张华传》曰:“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时人不测,“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又《文选·鹪鹩赋》李善注引臧荣《晋书》曰:“转兼中书郎,虽栖处云阁,慨然有感,作《鹪鹩赋》。”赋序概述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正是作者创作的目的。赋文以对比构成篇什。先写微禽鹪鹩的形态特征和习性,它毛无用,肉无味,飞不高,居易容,“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委命顺理,与物无患”。后写大鸟鵰鹖、鹄鹭、鹍鸡、孔雀、苍鹰、鹦鹉,“咸美羽而丰肌,故无罪而皆毙”。本赋是咏物寄情之作,为张华早年的作品,作者处于司马氏集团专权的黑暗时代,便借鹪鹩卑微远祸来抒写自己安分守己、无为避难的思想。明张溥说:“作《鹪鹩赋》以寄意,感其不才善全,有庄周木雁之思。”(《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本赋是张华的成名作品,赋物寄情,深婉微妙,“本于人情,尽于物理,其词自工,其情自切,使读者莫不感动然后为佳”(祝尧《古赋辨体》),阮籍叹曰:“王佐之才也。”(《晋书·张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