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厀霍析huǒ xǐhuǒ qǐ “鹤厀”,指矛。矛上细如雁胫的矛骹(qiǎo)谓之鹤厀,有小枝刃者谓之鉤 (ɡǒu jiě)。古代打仗时用来鹤厀人、鉤 人。今借指用来拨动、赶离人和动物等。例:把这些糟蹋庄稼的猪骹、狗骹、猫(矛)骹等,用棍子全部~开,赶鹤走。 ❍ 几个人在人群拥挤中用竿子,~一条路来,~不开,就用鉤子,把故意挤闹的坏人鉤 出来。 ❍ 把挡路的人和物都~开,赶鹤走。 《方言》:“矛,谓之鍦。凡矛骹细如雁胫者谓之鹤厀,有小枝刃者谓之鉤 。” 鹤厀亦作“鹤膝”。兵器名。矛之一种。因其上大下小,犹仙鹤之膝,故名。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铁质,锋刃部扁平窄瘦,下延成细长扁茎,茎下联接装柄用的圆骹(銎),在茎与骹之间,有一凸起的圆箍。长度为65.3厘米。后装木质长柄,柄末端装有铜镦。矛头至铜镦总长为2.14米。《方言》第九:“矛骹细如雁胫者,谓之鹤厀。”《文选·左思<;吴都赋>;》: “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军容蓄用,器械兼储。”李善注: “鹤膝,矛也。矛骹如鹤胫,上大下小,谓之鹤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