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鹅不食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石胡荽 > 鵝不食草
鵝不食草  ébùshícǎo

“石胡荽”之别名。

石胡荽【同义】总目录


石胡荽鸡肠草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石胡荽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胡荽》。

☚ 鸡肠草   酸母 ☛

鹅不食草

药名。出《食性本草》。又名地胡椒、球子草、散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A.Br.et Aschers. 的带花全草。分布东北、华北、华南、中南、西南及陕西。辛,温。祛风利湿,通窍散寒,散瘀消肿。
❶治感冒,头痛,寒哮,百日咳,疟疾,风湿痹痛,煎服:6~9g。
❷治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瘜肉,目赤翳膜,鲜叶捣烂塞鼻或研末㗜鼻;跌打损伤,臁疮癣疾,毒蛇咬伤,鲜品捣敷。全草含蒲公英甾醇、乙酸蒲公英甾醇酯、山金车烯二醇(Arnidiol)、羽扇豆醇等三萜成分以及芹菜素、槲皮素-3-甲酯、槲皮素-3,3′-二甲酯、乙酸橙黄胡椒酰胺酯、豆甾醇、β-谷甾醇、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等。动物试验挥发油和醇提取液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煎剂在体外能抑制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的生长。

鹅不食草é bù shí cǎo

《本草纲目》草部第20卷石胡荽(17)。药名。
【别名】石胡荽(《品汇精要》),野园荽(《濒湖集简方》),鸡肠草(《本草纲目》),鹅不食(《生草药性备要》),地芫荽(《医林纂要》),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简易草药》),三节剑(《分类草药性》),山胡椒、连地稗(《岭南采药录》),球子草(《广州植物志》),二郎戟、小救驾(《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网草、猪屎草(《福建民间草药》),砂药草(《江苏植药志》),白地茜(《南宁市药物志》),猪屎潺(《广西中药志》),通天窍(《四川中药志》),雾水沙、猫沙、小拳头(《广东中药》),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白珠子草(《福建中草药》)。
【基原】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性味】辛,温。
❶《履巉岩本草》:“温,无毒。”
❷《医林纂要》:“辛苦,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损伤。
❶《本草拾遗》:”去目翳,挼塞鼻中,翳膜自落。”
❷《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❸《本草纲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齁䶎,鼻塞不通,塞鼻瘜自落,又散疮肿。”
❹《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折骨,止痛消肿。”
❺《医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疟,止痢。以干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❻《植物名实图考》:“治痧症。”
❼《广西药植图志》:“治疳积。”
❽《广西中药志》:“治喉毒。”
❾《广东中药》:“治百日咳。”
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捣汁。外用:捣烂塞鼻、研末搐鼻或捣敷。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为菊科植物Epaltes australis Less.或Centipeda minima(Linn.)A.Br.et Aschers.药用全草。味辛,性微温。驱风散寒,通窍,消肿除积,宣肺止咳。❶水煎服治感冒、百日咳。
❷捣烂拌青黛塞鼻治鼻炎。
❸与瘦肉或猪肝蒸服,治小儿疳积。
❹用鲜全草捣烂外敷,治跌打损伤或毒蛇咬伤。用量6~15克,外用适量。

☚ 常用壮药   鱼腥草 ☛

鹅不食草ébùshícǎo

中药名。出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别名球子草、散星草。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nima (L. )A. Br. et Aschers. 的带花全草。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辛, 温。入肺、肝经。祛风利湿, 通窍散寒。治感冒、寒哮、百日咳、疟疾、风湿痹痛, 煎服: 6 ~ 9克。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目赤翳膜,鲜叶捣烂塞鼻或研末搐鼻。全草含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山金车烯二醇、蛇麻脂醇、豆甾醇、β - 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等。挥发油和醇提取液动物试验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煎剂在体外能抑制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的生长。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又名球子草、地胡椒、散星草、疟疾草、通天窍。始载于《四声本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minima (L.)A. Br. et Aschers.的全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有分布; 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省。
本品味辛,性温。归肺经。功能祛风通窍,去翳明目,止咳祛痰,散瘀消肿。主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鼻息肉,目赤肿痛,胬肉攀晴,百日咳,慢性气管炎,疟疾,跌打损伤,劳伤腰疼,风湿痹痛,面神经麻痹等证。用于风寒头痛,急慢性鼻炎,鼻息肉,目赤翳障等证,均可以鲜品搓绒塞鼻或干品研成细粉搐鼻。用治目赤翳障,《原机启微》搐鼻碧云散,取本品与青黛、川芎同研细粉,搐鼻前先含水满口,每用少许搐鼻,以泪出为度;用于胬肉攀睛,鲜品取汁煮沸澄清,稍加冰片点眼。用于百日咳,本品配冰糖水煎; 亦有制成糖浆服。治慢性气管炎,煎汤服。用于疟疾,须于疟发前2小时以鲜品塞鼻或煎水服。用于跌打损伤,鲜品捣烂外敷局部。用于劳伤腰痛,风湿痹痛,本品泡酒饮。用于面神经麻痹,鲜品捣烂;或以干品研粉,凡士林调成软膏,临用时涂纱布上,右歪贴左,左歪贴右,两天换药一次。煎服,3~10g。本品味辣,不宜多用。
实验研究: 石胡荽全草含石胡荽酸、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及其棕榈酸酯和乙酸酯、山金车烯二醇、羽扇豆醇及其乙酸酯、廿六醇。尚含豆甾醇、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等。
石胡荽挥发油及乙醇提取物在动物试验中,有某些祛痰、止咳及平喘作用。

☚ 牛至   零陵香 ☛
000019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