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冥冥典源出处 《扬子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喻,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释义用法 有人问君子在治世如何,回答说,像凤凰; 在乱世如何,回答说,像风凰。问的人不理解,解释说:“治世则出现,乱世则隐去。比如鸿雁高飞,猎人又怎么能射到它呢?”后以此典表现高远的志向或远避祸患。 用典形式 【高鸿】 宋·苏轼:“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冥鸿】 宋·刘克庄:“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明·刘基:“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明·陈子龙:“从来筹出处,莫作冥鸿看。” 【弋者慕】 唐·张九龄:“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弋慕鸿】 宋·苏辙:“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歌鸿冥】 宋·梅尧臣:“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 【弋人空慕】 明·高启:“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孤鸿避弋】 宋·苏轼:“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高鸿避弋】 宋·杨亿:“终年已结南枝恋,更羡高鸿避弋飞。” 【鸿飞冥冥】 唐·杜甫:“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宋·范成大:“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鸿惊避弋】 宋·杨亿:“燕重衔泥远,鸿惊避弋高。” 【冥鸿云外】 宋·晁补之:“纵是冥鸿云外,应念我垂翼低飞。” 鸿飞冥冥hóng fēi míng míng形容人志向高远;或形容人远祸避害,保全自己。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杜甫《寄韩谏议》: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孟郊《送青阳上人游越》:多谢入冥鸿,笑予在笼鹤。 鸿飞冥冥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后用来形容志向高远;或形容远祸避害。杜甫《寄韩谏议》:“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鸿飞冥冥【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释义】 有人问君子,在治世如何做,答:“像凤凰。”又问在乱世呢,又答:“像凤凰。”问者不懂,君子解释说:“凤凰治世则出现,乱世则隐去。鸿雁高飞远逝,射手又怎么射得到呢。”后以此典形容志向高远;或形容避害远祸。 【例词】 避弋 高鸿避弋 歌鸿冥鸿避弋 鸿飞冥冥 冥鸿 弋者篡 弋慕鸿 入冥鸿 冥飞无迹 鸿羽冥冥 【用例】 〔避弋〕 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鸿飞冥冥〕 宋·范成大《范老前岁相别约归括苍》:“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冥鸿〕 宋·吴儆《浣溪沙》:“俯首微官真自缚,高飞远举羡冥鸿。” 〔入冥鸿〕 唐·孟郊《送青阳上人游越》:“多谢入冥鸿,笑予在笼鹤。” 〔弋者篡〕 唐·韩愈《雀十六少府摄伊阳》:“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鸿飞冥冥(同)去如黄鹤 (反)天网恢恢 躲祸 躲祸避祸 避害 避患 遗祸 鲠避 良臣避害:避李 避开祸害:辞祸 违害 避凶 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避凶趋吉避凶就吉 趋吉避凶 避开祸患:违患 故意污损自己的德行以避祸患:秽德垢行 躲避灾祸或危险:逃死 退藏避害:雾隐 移居以避祸害:避居 避地 避迁 辟地 祭祀避祸:禳避 消灾避祸:谢殃 远走避祸:鸿飞冥冥 鸿在冥冥 鸿飞入冥 鸿飞寥廓 鸿鹄入冥 飞鸿冥冥 天外鸿飞 冥冥翰飞 冥冥鸿飞 云鹤冥冥 云鸿冥冥 保全性命,远离祸患使不受伤害:全身远害 全身远祸 远害全身 贤才隐居不仕,全身远害:豹隐山雾 豹隐鸿冥 躲开一害又受一害:避坑落井 避井入坑 (躲避祸害:躲祸) ☚ 躲开 躲难 ☛ 鸿飞冥冥hóng fēi míng míng【解义】鸿:大雁。冥冥:指高远的天空。鸿雁飞向天空。比喻逃避祸患。 【例句】小李怕惹祸上身,早已~,去了南方。 鸿飞冥冥hóng fēi míng míng鸿雁飞向遥远的高空。比喻运避祸患。“冥冥”,指遥空。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鸿飞冥冥hóng fēi míng míng天网恢恢 tian wang hui hui 【鸿飞冥冥】 鸿雁向遥远的天空飞去。比喻远避祸患。冥冥:遥空。源出汉·扬雄《法语·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天网恢恢】 天道的网非常宽广。比喻坏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天网:原指天道的网,后比喻国法。恢恢:宽广。源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例﹞ 然则过此以往,真乃如鸿飞冥冥,弋者其奚慕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 你二位老人家,可曾听见那纪贼父子竟被朝廷正法了?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鸿飞冥冥hóngfēi-míngmíng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后以“鸿飞冥冥”喻指贤者于乱世隐逸,全身远害。也泛指躲避灾祸,逃之夭夭。参见“弋人何篡”。 鸿飞冥冥hónɡ fēi mínɡ mínɡ鸿雁飞得远远的。 ❶ 比喻挣脱羁绊,远走高飞以避害。 ❷ 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也作“飞鸿冥冥”。 鸿飞冥冥hóngfēi-míngmíng〔主谓〕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隐士远走高飞脱身隐迹。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弋人何慕焉?”明·徐渭《四老图赞》:“或以为商颜采芝之辈,~矣,而胡为乎浅水平山?”后也指肇祸者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5部15:“而正凶帮凶则~,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 △ 多用于指脱身而走。 【近义】远走高飞 〖反义〗天网恢恢。 也作“飞鸿冥冥”。 鸿飞冥冥hóng fēi míng míng鸿:鸿雁。冥冥:指遥空。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即鸿雁向遥远的地方飞去。比喻远避祸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