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类
脊椎动物,鸟类的1个大类群。也是鸟类中最高等的类群,在进化史上出现较晚。种数最多,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约5100种,占现代鸟类半数以上,大部为小型鸟类。体型多样,大小不同。小者如柳莺、绣眼鸟,体长不过10厘米;大者如杂食性的喜鹊、乌鸦、渡鸦等,可长达65厘米以上。鸣禽鸟类的生活环境多样,森林、草原、沙漠、山野、沼泽、水边都可见到。因此,嘴、翼、尾羽和羽衣形态变异极大,但均具有适于树栖的常态足(少数生活在地上),3趾向前,1趾向后,4趾同在一平面上;一般后趾与中趾等长,但后爪大于中爪,无距突。趾间无蹼。成鸟的鸣管和鸣肌发达且复杂,善鸣。鸣禽类有4~5对鸣肌,能调节鸣膜的紧张度,从而发出悦耳多变的鸣声,故深得人们的喜爱。如百灵、黄鹂、画眉、灰八哥、鹩哥、金丝雀、相思鸟、大山雀、红点颏、黄腰柳莺、黄胸鹀等鸟巢,大多巧妙,雏鸟也晚成鸟,需亲鸟饲喂。多为农林益鸟,也有的善鸣或能够效鸣,为著名的家养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