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肋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肋编笔记。宋庄绰撰。三卷。绰字季裕, 自署清源(今泉州惠安)人。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并南宋高宗五朝,为襄阳、颍昌、洪州、鄂州等地方官。学有渊源,博物洽闻。尚著有《杜集援证》、《本草节要》等书已佚。自序成书于绍兴三年(1133),记事止于十三年。多记轶闻旧事,当代事实,可补正史之不足。所记绍兴初年兵马钱谷数,为他书所未载;有关摩尼教记载,为研究宋史者必所征引。有关刻丝、种茶、禁剥桑等事,可供研究经济史参考。记录韩愈、欧阳修、黄鲁直等人诗歌,曾巩、王令、李邦直、蔡京等人文章,间有考证。全书内容广涉古今人物、 民俗风情、天文五行、婚丧仪礼、医术方书、本草植物、谚语字谜、训诂释名、故迹地名、气候变迁、山崩地震等等,可与周密《齐东野语》相埒,大体与沈括《梦溪笔谈》相近。偶有误记, 不足为病。有《琳琅秘室丛书》、《涵芬楼》、《丛书集成》、《五朝小说大观》等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萧鲁阳点校本,收入《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鸡肋编三卷。宋庄绰撰,生卒年不详。庄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一说太原人。曾摄襄阳尉,并官于顺昌、澧州等处。他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长期浮沉郡县,四处奔走,见闻广博,著述颇多,除本书尚存外,还著有《杜集援证》、《灸膏肓法》、《筮法新义》等书,今已失传。作者取书名 “鸡肋”,是借用 《三国志·魏武帝纪》中典故,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自谦本书价值不大。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三百余条。所记先世旧闻、当代事实,多可供史家研究,其中某些史实可补史传之不足;记载的各地风俗民情及民间琐事,也可资参考; 还有一些涉及经济史研究的资料和有关自然科学,其它学科的重要资料。材料丰富,考辨翔实,是宋人史料笔记中较好的一种。后人将此书与周密的《齐东野语》同等看待,评价较高。吕淑湘先生认为此书大体和沈括的《梦溪笔谈》相近。此书在宋代未刊行,只有钞本。清代咸丰时,胡珽校勘入《琳琅秘室丛书》,19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夏敬观先生的 《涵芬楼》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萧鲁阳的点校本,是以 《涵芬楼》为底本,校以影元钞本和傅增湘先生手校本而成,原书无目录,为方便读者检索,编写了目录,并为全书逐条拟定标题,书后附录,辑录了陈孝先等五篇跋和庄绰生平资料考辨一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