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鸠摩罗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鸠摩罗什一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意译“童寿”;344—413

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不空(一说义净)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父籍天竺,罗什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从莎车(今新疆莎车县一带)名僧改学大乘。博览大小乘经论,精通汉语文,在西域享盛名。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吕光破龟兹,他随光至凉州。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待以国师之礼,于西明阁及逍遥园内翻译佛经。此后八年内,与弟子八百余人共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一说七十四部共三百八十四卷),系统地介绍了中观学派的学说。所译经论影响很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三论宗的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的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的主要依据之一。相传有弟子三五千,著名者数十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时人称为“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344—413

意译为“童寿”。十六国时后秦高僧,佛经翻译家。父为天竺国相,母为龟兹王妹,罗什七岁随母出家,二十岁名震西域,每说法,诸国王皆长跪坐侧,使之践而登座。前秦建元十八年,苻坚遣大将吕光伐龟兹,获罗什。吕光还至凉州,苻坚卒,光遂称王,国号后凉。罗什居凉州十八年,学会汉语,在弟子僧肇等人协助下,从事译经。 后秦弘始三年,姚兴灭后凉,迎罗什至长安。 罗什率弟子僧肇、僧叡、道融、道生等八百人,译出大品般若》、《法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罗什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
索引: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

—作“鸠罗摩什”、“鸠摩罗什婆”,略称“罗什”后秦僧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自幼出家,初学小乘,遇莎车国大乘名僧后,改习大乘佛教。闻名于西域诸国。后秦弘始三年(401)后秦王姚兴派人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弘治三年至十一年(401—412)与弟子们专注佛经汉译工作,共译出《法华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大智度论》、《成实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其中三论后来成为三论宗所依的主要经典。《成实论》流行于江南,成为成实学派的主要经典;《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法华经》为天台宗所依的主要经典。成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其弟子甚多,其中以僧肇、道融、道生、僧叡尤为著称,称为“什门四圣”。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卒。其事迹及诗可见《出三藏纪集》卷十四、《高僧传》卷二、《艺文类聚》七十六、《诗纪外集》三十七等。

☚ 慧远   史宗 ☛

鸠摩罗什344—413Kumarajiva

一译“鸠摩罗什婆”,略称“罗什”、“什”,意译“童寿”,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生于西域龟慈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教毗昙学,后学大乘诸经,并诵《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中观论籍,名闻西域各国。“每至讲说,诸王长跪高座之侧,令什践其膝以登焉。”前秦建元十八年(382),符坚遣吕光灭龟兹,持罗什至凉州。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遣将讨吕隆(凉王吕光后),迎罗什至长安(今西安),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待以国师之礼,并以使女十人,逼令受之。不住僧坊,别立廨舍,常于众前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主持译经,僧肇等八百余人,奉命鼎力襄助。从弘始三年至十一年共八年内,译出了《阿弥陀经》、《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金刚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成实论》等重要经论。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极大。据传弟子三五千,著名者数十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睿称“什门四圣”,“四哲”、“关中四子”,另加道恒、僧影、慧观、慧严称什门八俊。罗什自著有为姚兴作《实相论》二卷,答慧远问大乘深义而成《大乘大义章》,另有《维摩经注》。

鸠摩罗什344—413

东晋时僧人。龟兹(今库车)人。7岁出家,学小乘学。20岁,受戒于龟兹王宫。后至沙勒(今喀什)、莎车等地,改宗大乘。吕光建后凉,为后凉之军政顾问。后秦王待之以国师之礼。一生共翻译佛经35部,约300余卷,后人把他和唐玄奘、义净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344—413

十六国时期著名僧人。祖籍天竺(今印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其父鸠摩罗炎抛弃相位,出家从佛,东渡葱岭,被龟兹国王任为国师,娶王妹,生罗什。罗什少年时,博览群经,潜心于大乘佛教,尤精于《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大乘经典。汉族高僧道安劝前秦国王苻坚迎罗什到关中传教。苻坚便派勇将吕光率兵七万远征龟兹,用武力强请罗什。罗什至凉州时,苻坚已兵败淝水,前秦灭亡。姚苌在长安建立后秦。此后罗什留居凉州达17年之久。后秦姚兴即位后,仰慕罗什大名,迎到长安,尊为国师。姚兴派800高僧跟随罗什学佛,并译佛经300卷。罗什通晓东西方语言,所译经书,辞精义明,长期流传,成为祖本。他所译介的“三论”是中国三论宗的基本经典。他也被奉为三论宗祖师之一。他译的《妙法莲花经》、《金刚经》颇负盛名,流传甚远。他曾长期在长安草堂寺讲经授法,弟子数千,其后多为一代高僧。罗什虽为圣僧,但不重戒律,以前曾娶龟兹王女,在长安亦得姚兴所送宫女,生有二子。后病死长安,葬于草堂寺。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Kumara jiva

意译“童寿”。十六国后凉后秦高僧,著名佛学家,佛典翻译大师。原籍*天竺,生于*龟兹。7岁随母出家,其母为龟兹王妹,为罗什研习佛经提供了有利条件。9岁随母去当时小乘佛教中心*罽宾,学习经论。12岁随母返归龟兹,途经*月氏到达*疏勒,留居一年。疏勒以西的月氏,东南的*莎车、子合、*于阗,均盛行大乘佛教。罗什在此接触并学习了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基本经典,并和大乘教学者一起进行研讨辩论,遂改奉大乘。龟兹王迎罗什母子回国后,他讲经说法,宣传大乘教义,声望越来越高,名传河西、长安等地。年20,受具足戒于王宫。不久,其母往天竺,他留居龟兹。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将领吕光破龟兹,得罗什,十年(385 ),偕同东归。归途中听到苻坚淝水之战失败的消息,遂停师姑臧(甘肃武威),割据河西,罗什也因之在姑臧居住16年之久。公元401年,后秦伐后凉获胜,罗什被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并请他住进长安逍遥园西明阁,主持译经之事。当时各地义学僧人慕名而至,汇集长安者几达3000余人,以鸠摩罗什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译场。10余年间(401—413)他与弟子*僧肇等翻译大小乘经、律、论39部、313卷。其中主要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小智度论》等。这些经论系统地介绍了大乘佛教空宗(中观宗)的思想,加上翻译质量高,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弟子甚多,其中僧肇、*道生、*僧睿、*道融,被称为“关中四子”。

☚ 僧䂮   道恒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Kumara jiva

意译“童寿”。十六国后凉后秦高僧,著名佛学家,佛典翻译大师。原籍*天竺,生于*龟兹。7岁随母出家,其母为龟兹王妹,为罗什研习佛经提供了有利条件。9岁随母去当时小乘佛教中心*罽宾,学习经论。12岁随母返归龟兹,途经*月氏到达*疏勒,留居一年。疏勒以西的月氏,东南的*莎车、子合、*于阗,均盛行大乘佛教。罗什在此接触并学习了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基本经典,并和大乘教学者一起进行研讨辩论,遂改奉大乘。龟兹王迎罗什母子回国后,他讲经说法,宣传大乘教义,声望越来越高,名传河西、长安等地。年20,受具足戒于王宫。不久,其母往天竺,他留居龟兹。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将领吕光破龟兹,得罗什,十年(385 ),偕同东归。归途中听到苻坚淝水之战失败的消息,遂停师姑臧(甘肃武威),割据河西,罗什也因之在姑臧居住16年之久。公元401年,后秦伐后凉获胜,罗什被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并请他住进长安逍遥园西明阁,主持译经之事。当时各地义学僧人慕名而至,汇集长安者几达3000余人,以鸠摩罗什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译场。10余年间(401—413)他与弟子*僧肇等翻译大小乘经、律、论39部、313卷。其中主要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小智度论》等。这些经论系统地介绍了大乘佛教空宗(中观宗)的思想,加上翻译质量高,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弟子甚多,其中僧肇、*道生、*僧睿、*道融,被称为“关中四子”。

☚ 僧䂮   道恒 ☛
鸠摩罗什

081 鸠摩罗什343—413

意译童寿。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龟兹人。祖籍天竺,先代出于婆罗门族。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诵习阿毗昙。后往罽宾师事盘头达多,从受阿含经。后遇莎车名僧,受诵三论,广求大乘义要,名闻西域诸国。前秦吕光破龟兹,以龟兹王女妻之,旋随光至凉州,滞留17年。弘始三年,后秦王姚兴使人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住逍遥园西明阁,开始译经。8年内与弟子共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 以及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经论数百卷。所译经论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且在文体上运用达意的译法,一变过去朴拙古风,使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门人号称三千,著名者数十人。其中最为著名者为僧肇、僧睿、道融、昙影等,后世有四杰、八俊、十哲之称。

☚ 道安   僧肇 ☛

鸠摩罗什

044 鸠摩罗什344—413

后秦高僧。父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 (今新疆库车)。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从莎车(今新疆莎车县一带)名僧改学大乘。博览大小乘经论,精通汉语文,在西域享盛名。前秦建元十八年 (382) 吕光破龟兹,他随光至凉州。弘始三年(401),后秦王姚兴派人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于西明阁及逍遥园内翻译佛经。此后8年内,与弟子800余人共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共35部294卷,系统介绍了中观学派的学说。所译经论影响很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三论宗的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的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的主要依据之一。相传有弟子三五千,著名者数十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人称为“什门四圣”。罗什的译文以“曲从方言,趣不乖本”为原则,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自然晓畅,朗朗上口,特为中土佛徒所乐诵,这也是罗什译本至今流传不衰的原因之一。为使译文忠实原文,他讲究用词造句,并创立了不少佛教名词,如“阿弥陀佛”、“观世音”等。罗什临终表示:所译经论300余卷,惟《十诵》一部未及删订,自信诸译所传非谬,可供后世流通。

☚ 道安   真谛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

十六国时后秦僧人。佛学家、翻译家。亦称“鸠摩罗耆婆”、“罗什”。原籍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一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七岁出家。以博学而名闻西域各国。前秦太安元年 (385年),大将吕光奉苻坚之命攻掠龟兹,特将其掠往中原。因苻坚被姚苌所杀,吕光乃在凉州(今甘肃武威)称王,他亦被迫滞留凉州十余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年),他被姚兴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奉为国师,居西明阁逍遥园,讲法译经。所译佛经,旨义精确,其中 《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译出后,弟子争相诵读,以至形成“三论宗”(即“法性宗”)流派,他被奉为该派始祖。所译《成实论》则流行江南,为佛教成实学派的经典;另一部经典《法华经》,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经典;《阿弥陀经》为佛教净土宗的要典。尚译有《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提婆菩萨传》、《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数十部。与真谛、玄奘齐名,并称我国佛教三大译经家。弟子有僧肇、僧略、僧邈、竺道生、道融、僧叡等八百余人。圆寂后,舍利被其凉州俗眷迎去。今甘肃武威有罗什塔,雄伟壮观,为西北名胜之一。

☚ 慧远   曼陀罗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

十六国时期僧人、方术家。天竺 (今印度) 人。有言其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罗什通晓阴阳历算等方术,并归依大乘佛教,有声名于西域。前秦王苻坚听说,派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获罗什,归还至凉州,苻坚被羌人姚苌所害,于是滞留凉州。能言未定之事,他预言一场大风是不祥之风,当有反叛,但不久自会平息,后来果验。后秦王姚兴派人从河西接罗什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使入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经,他和弟子僧肇等八百人,译出佛经384卷,介绍佛教经典。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当时人称 “四圣”。传说罗什还能表演法术。曾以五色丝作绳,烧为灰末投入水中,不久,灰聚浮出,复为绳。又曾与宫女交合生子,众僧仿效,罗什乃聚针盈钵,招来诸僧说: “若能见效食此者,乃可畜室耳。” 因举匕进针,与常食无别, 僧愧服。

☚ 昙霍   刘涓子 ☛

鸠摩罗什344—413Kumarajiva

略称“罗什”。意译“童寿”。后秦僧人,翻译家。祖籍印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7岁随母出家,遍游西域各国,博读大小乘经论。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起,入长安西明阁及逍遥园译经,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学说。先后与弟子译出《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35部294卷(一说74部384卷)。所译佛经通俗流畅、概念准确,对中国佛教的发展颇有影响。弟子数千,著名的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等。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亦称“鸠摩罗什婆”,略称“罗什”,后秦僧人,与真谛、玄奘、义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公元344年生于西域龟兹国 (今新疆库车县)。父籍天竺,母为龟兹王女。7岁随母出家,初习小乘,后改大乘,精通大小乘佛教经论,学识渊博,在当时名望很高。公元401年到长安,被后秦主姚兴奉为国师,并主持佛经的翻译工作。我国有系统、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就始于罗什,其贡献不仅限于佛教,对我国哲学、文学的影响也较大。公元413年去世。十余年间与其弟子共译大小乘经、律、论35部294卷,重点在般若系大乘经典和中观派论书,著名的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金刚经》 及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

☚ 纳贾夫   轮回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

华言童寿,龟兹人,中国东晋时期著名佛学家、翻译家。其先代本印度婆罗门族,世袭高位。其父鸠摩罗炎,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被迎为国师,后被逼与龟兹王妹耆婆结婚,生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7岁随母出家,从师小乘学高僧佛图舌弥,诵《阿毗昙》。9岁随母前往宾,从师般头达多,受学《杂藏》、《中阿含》、《长阿含》等,颇受赞赏,曾受宾王之请入宫,挫败外道论师。12岁随母回龟兹,中途停沙勒一年,自学《发智论》诸论等,沙勒王请讲《转法轮经》,声名大振。之后,他跟佛陀耶舍学法,诵习研究,博览印度《四韦陀》和五明诸论,乃至阴阳历算。又遇到莎车大乘名僧须利耶苏摩,听受《阿耨达经》,悟大乘诸法“缘起性空”之理,专研《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阐述般若中道思想的龙树大乘著作,完成了他从小乘向大乘信仰的转变。接着,他在温宿等地用大乘法理,折服小乘及外道大师,声誉日隆。龟兹王亲到温宿迎请罗什回龟兹,为王女等讲法。20岁在王宫受具足戒,从卑摩罗叉学习《十诵律》。在其母到宾之后,他住王新寺,寻得《放光般若经》披读。22岁时,龟兹王造金狮子法座,请罗什弘法,西域各地信徒闻法者众多。他在宾的老师般头达多也前来听法、皈依,称罗什为“大乘师”。从此,便开始了在西域各地20余年的弘法生涯,推动大乘佛教在西域的兴盛。43岁时(386年)吕光破龟兹后被带到姑臧(今武威),达15年之久中,被迫破戒,而无所宣化。58岁(401年)被姚兴礼请到长安,尊为国师。后住逍遥园西明阁,开始了长达12年的译经活动,共译经30余部300余卷,并注释《金刚经》、《维摩经》,著《实相论》2卷,还有与名僧慧远等人的书信释答《大乘大义章》18章。他摒弃旧译经典格义比附之弊,对大乘经、律、论进行了较系统而纯正的翻译,开辟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新纪元,与唐玄奘、义净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他首先系统地弘扬龙树大乘空宗,阐发中道,开启了中国三论宗及其他宗派如天台宗、禅宗、净土宗及日本日莲宗等的产生、成立。他还培养了众多弟子,有四圣八俊十哲,其中僧肇是三论元祖,道生是涅槃之圣,僧导、僧嵩是成实之始。

☚ 玄奘   佛图澄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前后秦僧人。父籍天竺(今印度),生于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随母出家,遍游西域,拜求名僧,博通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前秦苻坚闻其名, 于建元十八年 (公元382年)遣将吕光率兵西破龟兹,以迎罗什。后因前秦败亡,留住凉州。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十二月,姚兴派人迎罗什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先住西明阁及逍遥园演说佛经, 并与沙门三千余人校译梵文经典,共译出《大品般若经》, 《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共三百余卷。由于旧译佛经,“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鸠摩罗什深通佛理,又通梵文汉语,以梵文经书与旧译之经从新考校,“其新文异旧者,皆会于理义”,“今之新经,皆罗什所译。”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佛经活动。罗什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成实论》、《法华经》、《阿弥陀经》,分别成为三论宗、成实学派,天台宗、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促使了佛教文化的传播。罗什后由逍遥园移居秦岭圭峰山下草堂寺讲经, 各地前来听讲者达五千人。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 入寂, 葬骨于草堂寺。

☚ 弘觉   关中四圣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

后秦高僧。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生于西域龟兹国 (今新疆库车)。初学小乘佛教毗昙学,后学大乘诸经。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遣将迎至长安(今西安) 主持译经。与弟子800余人于8年内译出一系列重要经论,量多质高,开创中国译经史上新纪元。所译中观宗三论(《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 为尔后三论宗主要经典。被奉为中国三论宗初祖。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为“什门四圣”。著有《实相论》、《大乘大义章》、《维摩经注》等。

☚ 慧远   道生 ☛

鸠摩罗什344~413Kumarajiva

后秦高僧,著名佛教翻译家。梵文意译 “童寿” ,原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7岁随母出家,从佛图吞弥诵习阿毗昙,能通大义,并师事罽宾名师槃头达多,勇于和外道论师辩难。20岁受戒于王宫,时已名闻中国。弘始三年(401年)十二月至长安,姚兴待之以国师礼,迎入西明阁及逍遥园教授众僧译经,其中自译出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法华经》 、《维摩诘经》 、《阿弥陀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及《中论》 、《百论》 、《十二门论》等经文,共74部,384卷。鸠摩罗什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他所介绍的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的渊源。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古代西域龟兹医药学翻译家,著名佛经翻译大师,生活于344至413年,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人,龟兹王白纯的外甥,其父鸠摩炎,其母耆婆。7岁时(350)年随母出家“从事受经,日诵千偈”,9岁时(352年)随母前往罽宾国(今克什米尔)求学,12岁(355年)归国,路过温宿,与一高僧相约论战,因战败他,名扬西域。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请为国师。后奉命入关,姑臧(今甘肃武威)蛰居15年,悉心学习汉文,并致力研讨佛教经典梵文与汉文译注,401年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请入逍遥园授书。收弟子800,率领僧众3 000,开始从事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活动,共译七十四部1 384卷。同时翻译了不少维吾尔医药著作,除了母亲耆婆的《耆婆五藏论》外,还有《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西域婆罗仙人方三卷》、《西域诸仙所说要方二十三卷》、《龙树菩萨药方四卷》、《四海类聚方二千六百卷》、《龙树菩萨和香法二卷》等维吾尔医药书籍,还翻译了天竺国(今印度)的《乾陀利治方十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等。对维吾尔医药学与汉医药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上书籍基本早已失传。

☚ 耆婆   盖珠卡根 ☛

鸠摩罗什344~413Jiu Mo Luo Shen

Buddhistic scholar and translator of Former Qin in the Sixteen Kingdoms times

鸠摩罗什344—413

后秦高僧。又译鸠摩逻多、拘摩罗逻多、究摩罗罗陀等,意为“童受”、“童首”、“童寿”、“童子”。原籍天竺,世为国相。其父鸠摩罗炎东越葱岭,至龟兹为国师,娶龟兹王妹生罗什,年7岁,随母出家。9岁以后,与母游学于罽宾(今克什米尔)、月氏、疏勒等国。初学小乘,并旁通婆罗门哲学。后在疏勒始学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经典。学识渊博,誉贯西域。年20,为龟兹王迎还,广说诸经,四方学者皆师之,西域诸王也跪而听讲经。后母至天竺,自留龟兹。前秦建元十九年(383),苻坚将吕光破龟兹,逼其娶龟兹王女。后同吕光回凉州。在姑臧(治今甘肃武威) 18年,得以通晓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为姚兴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待以国师之礼,居于草堂寺(后受兴所赐女,不住僧坊,别立廨舍),辟逍遥园为译坊,任译主,由僧肇、僧叡、道生、道融等八百800余僧人襄助翻译。卒于长安。译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经部,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论部,共74部、384卷。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所译经论辞义通明,典丽而不失原意,并首开集体译经之先例。著有《实相论》2卷,对《维摩经》、《金刚经》等进行注释。不仅传播了佛教大乘中观宗思想,成为后世三论宗的渊源,且对成实师、天台宗的创立产生极大影响。

鸠摩罗什344—413

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天竺(今印度)人。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习大乘,尤善般若,精通汉语。公元401年前秦苻坚遣吕光伐龟兹而得罗什。后姚兴伐后凉,迎罗什至长安,奉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群僧共译经论三百余件。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为三论宗之祖。居秦九年死。其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 “四圣”。

鸠摩罗什344—413

十六国时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原籍印度人,原名Kumarajiva,生于西域龟兹国。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族语文。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他到长安(今陕西西安),他与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用意译方法,译出《摩诃般若》、《法华》、《维摩》、《阿弥陀》、《金刚》 等经。译出《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他介绍中观派学说,为后世三论宗的渊源。成实师、天台宗都本于他所译之经。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四圣”。

鸠摩罗什343—413

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著名翻译家。原籍天竺(印度),生于龟兹(新疆库车)。九岁时游学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等。初习小乘教,后改从大乘教,精般若学,名闻中原。被前秦主苻坚誉为“圣人”。随吕光西征军到达凉州,留居十八年。后秦弘始三年(401)为姚兴迎至长安,住草堂寺。潜心佛经翻译。精梵、汉文,重于意译。共译佛经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卷。对大乘空宗学说及小乘成实宗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贡献。道生、僧肇、道融等是其弟子中最著名者。(参考图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