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鳣zhān


鳇鱼。《卫风·硕人》四章:鳣鲔发发,葭菼揭揭。”毛《传》:“鲔,也。发发,盛貌。葭,芦。菼, 𦯠也。揭揭, 长也。”《尔雅·释鱼》郭璞注:“鳣,大鱼,似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邪行,无鳞肉黄,大者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陆玑《草木疏》:“鳣身形似龙,锐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皆有甲,纵广四五尺,今于盟津东石碛上钓取之,大者千余斤。”《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无鳞大鱼也。其色灰白,其背有骨甲三行,其鼻长有须,其口近颔下,其尾岐。以三月逆水而生。其大者长二三丈,至一二千斤。肉色白,脂色黄如蜡。”《小雅·四月》七章:“匪鳣匪鲔,潜逃于渊。”郑《笺》: “非鲤鲔能处渊,皆惊骇辟害尔。”《周颂·潜》一章:“有鳣有鲔,鲦鲿𫛨鲤。”鲦,白鲦鱼。鲿,鲿鱼。 𫛨, 鲇鱼。 鲤, 鲤鱼。
☚ 鳢   驖 ☛

读音sh·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上演切,上,狝韵。
❶通“鳝”,即“黄鳝”。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h·an(-),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张连切,平,仙韵。
❶鱼名;即“鳇”,也称黄鱼;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

上一条: 下一条:
{}7502见「鳣鲔」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鱗 > 鱣
鱣  zhān

亦稱“黄魚”、“蠟魚”、“玉版魚”。鱘魚科動物鰉魚之肉。以其肥而不善游,若邅如之象,故名。功能利五臟,肥美人。始載於先秦典籍。《詩·衛風·碩人》:“鱣鮪發發。”《爾雅·釋魚》:“鯉、鱣。”晉·郭璞注:“鱣,大魚似鱏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黄,大者長二三丈,今江東呼爲黄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鱣魚》:“〔釋名〕蠟魚、玉版魚。”

鳣【同义】总目录


鳣黄鱼玉版鱼鱲

鳣鱣

F840
㈠zhan鱼名。即鳇鱼。
㈡shan鱼名。即鳝鱼。

鳣(鱣)zhān

❶ (古书上指鲟一类的鱼) huso sturgeon
❷ (姓氏) a surname: ~ 先 Zhan Xian
另见 see also shàn。

鳣(鱣)shàn

21画 鱼部 同“鳝”。黄鳝。
 另见zhān(507页)。


鳣(鱣)zhān

21画 鱼部 鲟鳇鱼的古称。
 另见shàn(357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