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鳜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鳜鱼 鳜鱼又名“石桂鱼”。唐宋人以之为佳肴。鳜鱼生活于淡水中,身体侧扁,口大鳞细,色黄绿,有黑色斑点,肉味十分鲜美。三月桃花水下时,鱼尤肥厚。唐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周密《木兰花慢》词:“六桥春浪暖,涨桃雨,鳜鱼肥。……何处金刀脍玉,画船傍柳频催。”周词以其迫不及待食鱼的心情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嗜食鳜鱼的饮食爱好。 ☚ 蟹酿橙 鳣鱼 ☛ ![]() ![]() ![]() ![]()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鱖魚 鱖魚 guìyú 亦作“桂魚”,亦稱“石桂魚”、“鱖豚”、“水豚”、“罽魚”。淡水魚之一種。體側扁,口大,下頜突出,背部隆起,鱗細,呈青黄色,有不規則黑斑。性兇猛,喜食魚蝦,肉味鮮美。唐·張志和《漁父》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飲食果子》:“所謂茶飯者,乃百味羹……貨鱖魚、假元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三·鱖魚》:“[釋名]罽魚、石桂魚、水豚。時珍曰:‘罽,𦇧也,耳紋斑如織𦇧也。’大明曰:‘其味如豚,故名水豚,又名鱖豚。’”《事物異名録》卷三六引明·黄省《養魚經》:“鱖魚味美,仙人劉憑常食,名桂魚。” 鳜鱼【同义】总目录 鳜鱼石桂鱼白龙臛鯚花 常见的鱼 常见的鱼鲤鱼:鲤(鲜~;红~;镜~;草~) 鲮鱼王 文鱼 六六鱼 六六鳞三十六鳞 ☚ 部分鱼名 昆虫 ☛ 鳜鱼 鳜鱼Sinipercachuatsi脊椎动物,鱼纲,科。又称“桂鱼”。为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体高而侧扁,背缘隆起呈弧形。腹部较圆。体长可达60厘米。上部翠绿色,腹部淡黄色,具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纹。背鳍、尾鳍上具有花
☚ 加级鱼 金枪鱼 ☛ 鳜鱼guì yú《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鳜鱼(12)。药名。 鳜鱼 鳜鱼地方传统名特水产。又名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羊眼鱼。1962年在湖南省临澧第三纪地层和湘乡始新世纪地层中分别发现秀丽洞庭鳜和下湾铺洞庭鳜的化石,长少马王堆1号汉墓亦出土鳜鱼骨骼,可证湖南出产并食用鳜鱼历史悠久。洞庭湖区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均有出产,其产量及品质风味以洞庭湖所产为最。主要品种有翘嘴鳜 (桂花鳜)、大眼鳜(羊眼鳜)、斑鳜 (岩鳜)、睛鳜(铜钱鳜)、波纹鳜、长体鳜(竹筒鳜)、无斑鳜等,以翘嘴鳜、大眼鳜、斑鳜为多。鳜鱼为肉食性鱼种,性情凶悍。生长发育迅速,3年可达1~1.5公斤,最大可达5公斤以上。肉质细腻,肉厚脂多刺少,鱼肉含蛋白质18.5%、脂肪3.5%,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尤其腹中的 “幽门垂”,更是味美无比。其味甘平,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素为席上佳珍,以其制作的著名湘菜 “网油叉烧洞庭鳜鱼”等美观雅致,清香四溢,别有风味。 ☚ 鳅鱼 鳝鱼 ☛ 鳜鱼Chinese perc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