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鲨shā


蛇鱼。《小雅·鱼丽》 一章: “鱼丽于罶,鲿鲨。”毛《传》:“丽,历也。罶,曲梁也,寡妇之笱也。鲿,扬也。鲨,也。”《尔雅·释鱼》舍人曰: “鲨,石也。”陆玑《草木疏》: “鲨,今吹沙小鱼也,体圆而有点文。”《本草纲目》李时珍 [释名]: “鲨鱼, 鱼、 吹沙。 此非海中鲨鱼,乃南方溪涧中小鱼也。居沙沟中,吹沙而游,咂沙而食。”[集解]:“鲨鱼,大者长四五寸,其头尾一般大。头状似鳟,体圆似鳝,厚肉重唇。细鳞,黄白色,有黑斑点文。背有鬐刺甚硬。其尾不岐。小时即有子。味颇美。俗呼为呵浪鱼。”
☚ 蝱   鹤 ☛

读音sh·a(-),为a韵目,属a—ia—ua韵部。所加切,平,麻韵。
❶鱼名,鲨鱼的身体呈纺锤状,稍扁,尾鳍发达,生活于海中,性凶猛,食人。

上一条: 下一条:
{}7170见「鲨鳖」

鲨鯊shā

鲨鱼
 △ 蓝~∣巨齿~。

鲨shā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鱗飾 > 鯊2
2  shā

亦稱“沙魚”、“鮫”。板鰓魚類通稱。種類頗多,性兇猛,捕食其他魚類。《說文·魚部》:“魦,魚名。出樂浪潘國。”徐鍇《繫傳》:“今沙魚。皮有珠文,可飾刀劍靶,皮亦可食。”《玉篇·魚部》:“魦,鮫魚。”宋·王禹偁《仲咸借予海圖觀罷有詩因和》:“鯧蚱脚多垂似帶,鋸魦齒密利如刀。”《正字通·魚部》:“鯊,海鯊,青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書故》曰:‘海中所產,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無鱗,胎生。其類尤多,大者伐之盈舟。’”參見本類“鮫”。

重唇籥/白萍/生母鱼/江鱼/黄瓜/菩萨鱼/鮻魮/凤尾鱼/白圭夫子/望鱼/䰵/鲚刀鱼/鰽/鱴刀/白鱓/蛇鱼/鯬鯠/水马/子鱼/乌鱼/䰵/鮂鲉/乌鱼/黑鳢/吐𩽻/黄䱂/鲈鲤/虾虎/黄𫛖/长鱼/油蒸校尉/粽熬将军/石桂鱼/白龙臛/鯚花/玉花鲈/玉版鱼/黄鱼/鱲/𩶛鲯/红鱼/鱽/仲明/尉鱼/䲚/黄骨鱼/东繇/生介/板鱼/拖沙鱼/鞋底鱼/婢屣鱼/浮礁/乌狼/吹肚鱼/玳瑁鱼/胡夷鱼/探鱼/斑鱼/嗔鱼/鲑/𩽿𩾈/鲳䰸鱼/鰗鮧/鯸/鯸鲐/斑儿

☚ 楚鲜   重唇籥 ☛

*鯊sha

F6E8
鲨鱼,也称“沙鱼”、“鲛鱼”,身体呈纺锤形,鳃孔位于体侧,性凶猛,行动敏捷,捕食其他鱼类。在海洋中生活,种类很多,经济价值极高。肉可食用,皮可制革,肝可制鱼肝油,鳍干可制鱼翅。

部分鱼名

部分鱼名

比目鱼:魪(两魪) 魬 鲽 鰜 鳎 鲆婢 生介 左介 牛脾 板鱼 屣鱼 偏口鱼 鞋底鱼 菩叶鱼 拖沙鱼 王余鱼 婢屣鱼
河豚:鲀 鲐 鲑 鮠 鲑 鮧(鯸鮧)魺 敷 鮄 鱄 鯆 鰗 鳔 井鱼 馋鱼 拜风 探鱼 鹕夷 乌狼 气包鱼 玳瑁鱼 吹肚鱼 追风使
江豚:魭 鲐 鲑泡 江猪(拜江猪)
鲇鱼:鮧 鮀 鰋
鲨鱼:鲨 鲛
墨鱼:

☚ 各种状况的鱼   常见的鱼 ☛

057 鲨

❶又称“鲛”或“鲨鱼”。一群鳃裂位于侧面系板鳃鱼类之通称。体呈纺锤形。鳃裂每侧5—7个,背鳍1—2个,尾鳍发达,歪形,臀鳍有时消失。胸、腹鳍各1对。单一的泄殖腔孔(排粪、排尿、排生殖产物都通入泄殖腔,从泄殖腔孔通到体外)。雄鲨在两腹鳍间有1对棒状交接器——鳍脚。体内受精,卵胎生或卵生。海生,少数种类亦进入淡水。鲨一般游泳快,肉食性,较凶猛,有的能攻击甚至伤及人类。如噬人鲨,一般体长1—20米。我国有鲨70余种。如黄渤海所产的扁头哈那鲨,体重可达250公斤。经济价值高,除供食用外,肝可制鱼肝油,皮可制革,骨可制胶,鳍干制成鱼翅,唇部干制成鱼唇,头部软骨干制成明骨皆为佳肴珍品。
❷某些淡水小型鱼类, 也叫 “鲨𩽽”。
❸𫛫虎鱼类的别名也叫 “鲨”。

☚ 比目鱼   大麻哈鱼 ☛

鲨sha

脊椎动物,鱼纲,板鳃亚纲,鲨目,为一群海生(极少数可进入淡水)的鲨目鱼类的通称。身体一般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体表具有细小盾鳞,体侧有侧线,体长约1~20米。全身骨骼均为软骨,头骨和脊椎骨钙化,故有一定的坚硬度,脑颅无骨缝。头端扁平,近胸鳍处略粗,向后渐细,腹部较平坦。口在头的腹面,横裂,上颌和下颌具有发达的锐齿。口的前面有鼻孔1对。鳃裂位于头的两侧,每侧有5~7个,无鳃盖,鳃间隔发达,鳃片由上皮组织折叠形成栅板状,故鲨类又称板鳃类。背鳍1~2个,尾部侧扁,尾鳍发达,歪形尾,适于在中上层水域中游泳。臀鳍1个,有的消失。胸鳍和腹鳍的各1对;腹鳍之间有泄殖腔孔,雄鲨腹鳍的内侧有1对鳍脚(交配器),鳍脚的内侧各有1条深沟,交配时,两沟合并成1条管,可输送精液至雌体,进行体内受精。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以鱼和甲壳类为食。肠内有螺旋瓣,无鳔。多数为卵胎生,少数为卵生。我国约产70余种,如真鲨(Carcharhinus)、白斑星鲨(Mustelus manazo)、角鲨(Squalus)等。白斑星鲨为我国黄海、东海常见种,体侧有白色斑点,卵胎生而无胎盘。鲨的经济价值较大,除可供食用外,皮可制革,肝脏可炼制鱼肝油,骨可制胶,有的鳍可制成名贵食品“鱼翅”。


图252 星鲨

☚ 软骨鱼类   鲸鲨 ☛

鲨(鯊)shā

 (鲨鱼) shark
◆鲨鱼 shark; 鲨鱼皮 sharkskin

*鲨(鯊)shā

15画 鱼部 
(1) 古指一种能吹沙的小鱼,也作“”“”。
(2) 海洋中的一种鱼类,种类很多。体稍侧扁,呈纺锤形。胸、腹鳍较大,尾鳍发达,鳞呈盾形。游动迅速,性凶猛,肉食性。通称鲨鱼,古称鲛。

鲨鯊★繁◎常★常

shā鯊,形声,从魚,沙声,鱼名。《简化字表》类推简作“鲨”。
【辨析】
“鲨鱼”也作“沙鱼”,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