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鲐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鲐鱼俗称鲐巴鱼、青花鱼。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鲭科。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纺锤形,长25~47 cm,背青色,腹白色。体侧具深蓝绿色横纹。背鳍和臀鳍后各具5个小鳍。中国主要经济鱼类。分布广,中国沿岸均有分布。黄海、渤海鲐鱼的越冬场有2个:济州岛东南和五岛列岛外海、水深80~100 m的海域。越冬期为12月至翌年3月。每年4月初离开越冬场北上作产卵洄游。5~7月分别在黄海中部的青岛—石岛外海、黄海北部的海洋岛外海产卵。9~11月鱼群陆续南下返回越冬场。鲐鱼食性很广,饵料生物主要有桡足类、端足类、十足类、多毛类、磷虾、 鲐鱼 053 鲐鱼亦称“鲐巴鱼”、“青花鱼”、“油筒鱼”、“鲭”。鲈形目,鲭科。体呈纺锤形,长达0.6米,尾柄细。背青色,腹白色,体侧上部具深蓝色波状条纹。第2背鳍和臀鳍后方各具5个小鳍;尾鳍叉形。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以浮游甲壳类中的端足类、磷虾类、桡足类以及其他鱼类为食。集群性强,少则几百尾,多时可达十余万尾之群体;且趋光性强,为灯光围网之主要捕捞对象。分布于我国、朝鲜以及日本等地沿海。供鲜食、腌制、熏制或制罐头,肝可制鱼肝油。非新鲜之鲐鱼肌肉内含大量组氨酸,因细菌之作用形成有毒的组胺,食后可引起中毒。 ☚ 鲳鱼 鲅鱼 ☛ 鲐鱼 鲐鱼Pneumatophorusjaponicus脊椎动物,鱼纲,鲭科。体呈纺锤形,长达20~60厘米,头大,前端尖细,呈圆锥形。眼大,具有发达的脂脍。上下颌都有1列细齿。侧线明显。尾柄细。背部青色,腹部白色,体侧上部具深蓝色波状条纹。背鳍2个,第1背鳍有棘9~10条;第2背鳍和臀鳍后方各具有5个小鳍;尾鳍叉形。为暖水性远洋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以浮游甲壳类中的端足类、磷虾类和桡足类,以及其它鱼类等为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鱼肉结实,含脂肪较多,可供鲜食、腌制、熏制或制罐头食品;肝油内含较高的维生素,可制鱼肝油。
☚ 鳕鱼 银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