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鲁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鲁藜1914—1999

福建同安人
中共党员。作家。曾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文艺学习》主编。后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著有《醒来的时候》、《锻炼》、《枪》、《时间的歌》、《星的歌》、《红旗手》等。
原名:许度地、鲁徒弟
笔名:鲁藜、山湃、小犁、牛云、田犁、司马仑、老鲁、许怀榕、许流痕、怒隶、鲁加、鲁家、鲁莽、黎未
别名:许图地、许徒弟

鲁藜

高唱战斗人生的歌手——鲁藜传略
鲁藜创作系年表
鲁 藜
鲁 藜
王玉树
王玉树
林曼叔等
李立明
文谭1984年4期
津门文学论丛1985年1期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95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19页

鲁藜

投身洪流里,举笔作刀枪——《鲁藜的生平与创作记略》之二 王玉树 津门文学论丛1983年1期
鲁藜论 王玉树 文谈1986年5、6期
高唱战斗人生的歌手——鲁藜传略 王玉树 延安文艺研究1989年2期
忘年恋情 洛 恪 名人传记1989年5期
诗人鲁藜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388页
逝世人物:诗人鲁藜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03页
鲁藜

鲁藜1914—1999

诗人。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早年侨居越南。1932年回国,开始诗歌创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到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是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诗作多写战斗生活,抒发集体主义情感,诗意浓郁,富有哲理,格调清新。1942年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和北方大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主编《文艺学习》月刊。诗集有《醒来的时候》《锻炼》《星的歌》《时间的歌》《红旗手》等。有《鲁藜诗选》。

☚ 于黑丁   张毕来 ☛
鲁藜

鲁藜1914.12—

原名许度地。曾用名许徒弟、许流痕、许怀榕。笔名有流云、鲁家、司马仑等。福建同安人。3岁随家侨居越南,做过小工和小贩,1932年初回国,入厦门集美乡村师范学习。并在《厦门日报》副刊发表散文《母亲》。不久失学,加入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等组织,后在参加纪念“五卅”活动时被捕。1934年夏天到上海,后在“上海工学团”宝山县分团任辅导员。这时创作了一些反映救亡活动的诗,在《读书生活》、《光明》等杂志上发表。1935年加入上海“教联”和“左联”。1937年被派往安徽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兼任《皖报》副刊编辑。因安庆失守经武汉到达延安。1938年秋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文协。其间在《七月》杂志发表成名组诗《延河散歌》,在大后方产生一定的影响。1939年秋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军区政治部民运干事、随军记者,写了大量反映根据地生活的诗作,如《青春曲》、《夜葬》和《红的雪花》等,收入1943年由桂林南天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醒来的时候》。1942年5月调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然后留在鲁艺文学系任教。抗战胜利后南下太行山根据地,在边区文联工作。其间作有短诗《泥土》,在读者中广为流传。1947年出版了叙事诗集《锻炼》,列入“七月文丛”。同年冬天参加冀鲁豫解放区土改。1948年土改结束后调石家庄筹备全国文协。1949年1月天津解放,出任文协主席,兼《文艺学习》主编。1951年初随中央赴朝慰问团到了朝鲜前线,写出一些报告文学和诗歌。建国初期共出版《时间的歌》(1952年)、 《星的歌》(1952年)、《红旗手》1954年)等诗集,还有两本散文小说集。1955年6月以后,因受到“胡风问题”株连下放市郊劳动,1979年12月获得平反。后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诗刊》编委等。并出版了《天青集》、《鹅毛集》和《鲁藜诗选》等诗集。

☚ 舒塞   童晴岚 ☛
000028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