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鲁斋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鲁斋郎

鲁斋郎

杂剧剧本。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元关汉卿作。一说作者不详。写权贵鲁斋郎强行霸占许州银匠李四之妻,劫往郑州。李四追至,不幸患病,郑州孔目张珪为之调理。后鲁斋郎又威逼张珪亲送妻子与鲁成亲,而将李四之妻换与张珪。李四来张珪处求助,意外与妻子相会。张珪弄清原委,愤而出家为僧。开封府尹包拯得知鲁斋郎恶迹,乃设计将其姓名改为“鱼齐即”,奏知朝廷,将其斩首。张、李两家复得团圆。作品真实地描写元代社会权贵横行的现实和百姓的深重苦难,歌颂包拯这一不避权贵、除暴安良的清官。

☚ 望江亭   蝴蝶梦 ☛
鲁斋郎

鲁斋郎

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剧写权豪鲁斋郎强抢银匠李四妻子张氏,由许州带往郑州。李四赴郑州告状,病倒街头,遇六案都孔目张珪,救至家中,张妻李氏认李四为兄弟。张得知李四告状事,害怕鲁斋郎权势,劝李四忍耐回家。清明日,张珪夫妻上坟,鲁斋郎正于郊外弹弓射鸟,弹子落入坟院内,打伤张珪之子,张出院怒骂,待知是鲁斋郎所为,恐慌万分。鲁看中李氏,吩咐张珪次日将妻送到他家。张珪软弱,不敢违抗,又不忍心告知妻子,谎言送妻归姑家,待到鲁宅,方说明真相,李氏大恸。鲁斋郎一时高兴,把李四妻子张氏“酬答”张珪,谎言是他妹子娇娥。李四回许州后,一双儿女不知去向,无奈又回郑州投奔张珪,恰见到自己妻子。张珪问明真相,又因自己的儿女上街失踪,心灰意冷,遂出家作了道士。包拯奉命出访时,在许州收留了李四儿女,又在郑州收留了张珪儿女,得悉鲁斋郎罪大恶极,一直等待机会惩治他。十五年后,四个孩子均已长大成人,包拯上奏皇帝,数说“鱼齐即”罪恶,皇帝判了“斩”字,包拯改动圣旨,把“鱼齐即”改成鲁斋郎,予以正法。李四和张珪两个家庭重新团聚。“斋郎”一职,在元代只是祭祀小吏,宋代时却常为朝臣子弟起家之官。因疑此剧所本是宋代流传的故事。今存《古名家杂剧》本和《元曲选》本。又,《录鬼簿续编》记“诸公传奇失载名氏”目中有《云台观》,题目正名作“各分离配匹复团圆,人(八?)不知大闹云台观”,与《鲁斋郎》关目颇合,论者因有《鲁斋郎》属无名氏作品之说。但也有认为《云台观》即关汉卿《鲁斋郎》之说。

☚ 五侯宴   哭魏徵 ☛

鲁斋郎

全称《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戏曲剧本。元关汉卿(1241?—1324? )撰。四折。汉卿有《窦娥冤》已著录。此剧本冠有楔子,共万余字。叙北宋汴梁恶霸鲁斋郎先后强占银匠李四与孔目张珪之妻,逼迫两家妻离子散。开封府尹、龙图阁待制包拯于五南采访途中,收养张李二人子女,将鲁斋郎改为“鱼斋郞”,具书其苦害良民,强人妻女,犯法百端,上报皇帝。帝怒判斩。包公加日、点,复鲁斋郎名字,将鲁正法。为民除害,使两家团聚。此剧在歌颂清官包公智慧的同时,深刻揭露元代社会的黑暗、腐败。给“嫌官小不做,嫌马瘦不骑”,霸人妻女的衙内、权豪势要们,绘出生动形象,具有很高人民性。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程毅中《谈关汉卿的<鲁斋郎>杂剧》(1958,6.8《光明日报》)可供参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