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鬣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鬣羚

偶蹄目牛科。又名苏门羚,分布于秦岭以南各地山区,现存量数万头,中国国家II级保护动物。体长140~180cm,尾长8~16cm,肩高85~94cm,体重50~140kg。栖息于亚热带森林茂密而多裸岩的山区。冬季发情,妊娠期7个月。次年5~6月产仔,每胎多1仔。1岁半性成熟。饲养寿命超过10年。

鬣羚

鬣羚

珍稀动物。学名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俗名苏门羚、明鬣羊、林中羊、四不像,为中大型牛科动物。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外形似羊,略比青羊大,耳似驴,自角基至颈背有10厘米的鬃毛,故名明鬣羚。尾较短,四肢短粗,强健有力,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跳跃。全身毛稀疏粗硬,头骨狭长,为典型的山地林栖兽类。栖于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或多岩石的杂灌丛地带,常在陡峭的乱石山岩间蹿跳奔跑。每年繁殖一次,主要天敌为豺、豹。流行性皮肤病对其危害严重,肉酥美,骨可入药。鬃羚为东南亚特产的古老动物,可供科学研究和动物园展览。

鬣羚

☚ 林麝   金猫 ☛
鬣羚

鬣羚

别名明鬃羊、苏门羚。哺乳纲偶蹄目牛科鬣羚属。栖于海拔1 000~4 000米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或多岩石的杂灌丛地带。常在陡峭和乱石山岩间窜跳奔跑。行动迅速,一般喜独栖生活,也偶有3~5只结成小群的。食物多以植物嫩枝、芽、叶和苔草、小叶女贞等为主。产于天水、陇南、甘南、临夏等地(州、市)的各县。皮可制革,骨可入药。可供科学研究和动物园展览。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 扭角羚   斑羚 ☛
鬣羚

鬣羚

国内分布于四川、甘肃省和长江以南地区。是一种中型的牛科动物。因最早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发现,所以又称苏门羚。体长约1.5米,体重100公斤。栖息于较高的山地林区,常在乱石岩间跳跃,白天在石洞或垂岩下休息,清晨、黄昏外出活动。性孤僻、暴躁、胆怯、机警。主要以树叶为食,也吃果实、菌类和农作物。鬣羚角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之功能,主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温热病等;骨有祛风、止痛的功能,主治风湿肢节酸痛、麻木不仁等症;皮可制革,肉味鲜美。又是观赏动物。

☚ 羚牛   华南虎 ☛
000059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