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髮 > 髻鬟 髻鬟 jìhuán 束髮而結之於頂爲髻,環髮爲髻謂之鬟,連用統指髮形。唐·董思恭《王昭君》詩:“髻鬟風拂散,眉黛雪沾殘。”宋·黄庭堅《寧子興追和予岳陽樓詩復次韻》之一:“去年新霽獨憑欄,山似樊姬擁髻鬟。” 束发 束发髺(髺发;髺头) 结发 敛发 绾发 括发 束发为髻:鬃角 束发成顶心髻:鬈心 将发环曲束于头顶:髻鬟 髻鬕 裹扎头巾:裹头 包头 帕首 帕头 以巾束发:裹首 以麻束发:髽首 髽发 用簪子束发:设笄 用帛为行冠礼的人束发:设纚 儿童束发成两个角:丱 盘绕发髻:绾髻 盘绕成结:绾 关 古代未成年人把发扎成髻:兑角 编发辫:辫(辫发;扎辫子) ☚ 梳发 洗漱、沐浴 ☛ 髻鬟jì huán叉在头发上的环形发髻。此指女性。《友渔斋医话》:“欲念最损人,隔墙钗钏,隙穴髻鬟,少年常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