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高阳1892—1943江苏无锡人 高阳1926—浙江杭州人 高阳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高阳先生 甘豫源 朱若溪 无锡文史资料第6辑第122页 高阳
高阳许初,字元复,号高阳,明长洲人。嘉靖中应贡,历南太仆寺主簿,知湖口县,未之任,乞归。初颇自高伉,有文学,工书,亦不轻与人书。 高阳gāo yáng(号)见元复。 高阳 高阳1926—1992小说家。原名许晏骈,笔名郡望。浙江杭州人。出身名门贵族。大学未毕业,即考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任空军军官。1949年随军去台湾。1957年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办公室秘书直至退伍。在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笔时开始写一些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1962年出版《李娃传》后,即专事历史小说。20多年来创作历史小说60余部,成为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李娃传》《荆轲》《少年游》《慈禧全传》《胡雪岩》《红楼梦断》《落花生》《红叶之恋》《凌霄曲》《清末四公子》《清宫外史》《玉座珠帘》《乾隆韵事》《小凤仙》《汉宫春晓》《杨乃武与小白菜》《一代巨贾胡雪岩》《曹雪芹别传》《秣陵春》《灯火楼台》《李鸿章》等。 ☚ 陈克环 华严 ☛ 高阳 高阳即古帝颛顼。古代神话人物。王逸注云:“高阳,颛顼有天下之号”。古说颛顼佐少昊有功,受封于高阳,为古史传说时期五帝之一,为楚民族始祖、先祖、宗神。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王逸注云:“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胤末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姜亮夫《楚辞通故》:“谓吾楚族之始祖高阳,而吾人乃其苗裔,高阳非屈姓一家之主,乃整个楚族之祖。”刘向《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九叹·远游》:“高阳邈以远兮”,亦自叙身世而远及始祖。又,东方朔《七谏·怨世》:“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则又以“高阳”泛言古圣贤也。颛顼高阳氏,详载《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五帝德》、《帝系》等。 ☚ 桀溺 高辛 ☛ 高阳gāo yáng❶ 指楚人的远祖祝融,即吴回。《史记·楚世家》裴骃集解引虞翻语:“祝,大;融,明也。”高则大,阳则明,高阳与祝融是两种不同的尊称,其义同。《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楚武王以与楚同祖的夔国不祀鬻熊与祝融而灭之。则祝融为楚之远祖。(见赵逵夫《屈骚探幽》。)旧说以高阳氏为颛顼,然据《国语·周语下》、《楚辞·远游》等所载,颛顼为主北方之神,与楚无涉。《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統稱 > 高陽 高陽 gāoyáng 酒的别稱。漢時,酈食其拜見劉邦時,自稱“高陽酒徒”,後遂以“高陽”作爲酒的别稱。金·佚名《劉致遠諸宫調》第一:“瓦缽磁缸列土牀,滋味勝高陽。” 高地 高地阜陆 穷陆 高陆 高原 蟹堁 另见:高 山高 高峻 山 ☚ 高地 土堆 ☛ 高阳向阳的高地。《孙子·地形篇》:“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贾林注:“通形者无有冈坡,亦无要害,故两通往来。处高易于望候,向阳视生,通粮道便易转运,于此利于战也。” 高阳古称向阳的高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