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水利部 > 工具 > 高轉筒車 高轉筒車 gāozhuàntǒngchē 汲水灌田機械。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灌溉門》:“高轉筒車,其高以十丈爲準,上下架木,各竪一輪,下輪半在水内。各輪徑可四尺。輪之一週,兩旁高起;其中若槽,以受筒索。其索用竹,均排三股,通穿爲一;隨車長短,如環無端。索上相離五寸,俱置竹筒,筒長一尺。筒索之底,托以木牌,長亦如之。通用鐵綫縛定,隨索列次,絡於上下二輪。復於二輪筒索之間,架刳底行槽一連,上與二輪相平,以承筒索之重。成人踏,或牛拽,轉上輪則筒索自下,兜水循槽至上輪;輪首覆水,空筒復下。如此循環不已,日所得水,不減平地車戽。”參見本類“筒車”。 高转筒车见筒车。 高转筒车cyclo-waterwheel提水工具。两个直径约4尺的大立轮,一个设在岸上,另一装于河边,并使轮下端没在水中。二轮纵立相距约10丈,并套上长索环,索上每隔5寸系一竹筒。以人力或牛曳车,转动上轮使筒索回转,竹筒轮流兜水至上轮处覆水,循环不已。王祯《农书》说:“日所得水,不减平地车戽”;如果田高岸深或田在山上,采用二级提水法,高转筒车“皆可及之”,工效十分显著。 
高转筒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