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轩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轩过

《高轩过》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又《新唐书》二百零三卷《李贺传》:“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释义】高轩,高大的车,是显贵的人所乘。而《高轩过》是李贺少时作品,因韩愈、皇甫湜来访而作,今收入《李长吉歌诗集》中。其意咏贵客来访。

【例句】①梦不喜高轩过,聘不起东山卧。(乔吉[双调·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反用李贺诗意,说明主人不喜与显赫的人物交往。②收拾琴剑入山阿,眼不见高轩过。(汪元亨[中吕·朝天子]《归隐》)是说自己远遁山中,再不出入冠盖场,无贵客相访。③不愁远害,不陷危机,不纳高轩。(费唐臣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二折[二煞])苏子瞻有退隐之心,退隐能远害,也不用与权要显贵送往迎来。

高轩过

高轩过ɡāoxuānɡuò

━━┃ 名望很高的人来访。典出《新唐书·李贺传》。唐诗人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诗赋,贺挥笔《高轩过》。两人惊诧,自是有名。宋·陆游《别曾学士》诗:“忽闻高轩过,欢喜忘食眠。”

☚ 留徐剑   剡溪兴 ☛

高轩过

比喻文思敏锐。语见《新唐书·李贺传》:“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宿构,自目曰《高轩过》”。清蒲松龄 《寄怀张历友》诗:“杨花风起奈愁何,何日高轩更一过?”

高轩过

诗名。用为文思敏捷、富有才学并受到名人赏识而成名之典。唐朝时,神童李贺自幼聪慧,年仅七岁就能赋诗作文。当时,著名诗人韩愈、皇甫湜听说后,都不相信。俩人来到李贺家里,要他当场作诗一首。只见李贺提起笔,飒飒几下,就写好一首诗,并给它题名为《高轩过》。韩愈、皇甫湜看后都大惊失色,连连称奇。自此以后,李贺成名。(见《新唐书·李贺传》)

高轩过gāoxuānguò

〔主谓〕 唐朝的李贺,七岁能做诗,韩愈、皇甫湜甚奇,因而访问,贺即援笔而成篇,名曰“高轩过”。后引申为贵人来访之意。[例]何风把您吹来,~,请进,未知有何指教。
△ 褒义。作敬辞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