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粱瘿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粱瘿蚊sorghum midge高粱类作物的蛀穗害虫,中国对外检疫对象。学名Contarinia sor-ghicola (Coquilet)。双翅目,瘿蚊科。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高粱产区,主要在40°N和40°S之间。寄主植物有高粱、甜高粱、帚高粱、假高粱和苏丹草。在每一高粱小穗中,只要有一条幼虫,就可使所有子实变成秕粒。大发生时,一个小穗内常同时存在数头幼虫,每一高粱穗头,常可受上千条幼虫为害,使穗头枯萎发红。高粱受害的程度,除播种、开花期与成虫羽化期吻合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外,高粱品种的性状也有很大关系。 高粱瘿蚊(雌)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以滞育幼虫在寄主植物的小穗颖壳内作一薄茧越冬。越冬幼虫大部分在春暖时开始化蛹。但化蛹期很不整齐,部分幼虫可以连续滞育2~3年。当4月中旬野生假高粱和其他野生寄主植物开花时,首批羽化的成虫即在其上产卵,繁殖第一个世代。当栽培的高粱进入盛花期,越冬代幼虫大量羽化为成虫,此时在假高粱上繁殖的第一代成虫也在羽化,因此有大批成虫飞集到开花的高粱上产卵繁殖。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雌虫产卵于高粱小穗的颖壳内。成虫寿命约一天。卵期2~4天。幼虫期9~11天。蛹期2~6天。完成一代约需14~16天。每年约发生13代。各代幼虫都有部分滞育,解除滞育需得到一定的雨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时,不利于发生; 但年降水量过大,对发生有抑制作用。在苏丹,成虫出现始于9月下旬,直至12月末,在田间都可找到高粱瘿蚊的各虫态。12月底至1月初,大部分幼虫作茧休眠,至下一个生产季节才恢复活动。 可利用天敌防治。高粱瘿蚊寄生蜂有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及Aprostocetus diplosidis和Eupelmus popa等。捕食性天敌有火蚁等;选用抗虫品种和花期一致的良种,适当提早播种,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野生高粱可减轻为害; 药剂防治可在高粱抽穗露头时喷洒甲基对硫磷、甲萘威等,对有滞育幼虫的种子可用溴甲烷熏蒸处理; 严格检疫,高粱瘿蚊是以幼虫在寄主植物种子内休眠,可随寄主植物种子的运输而传播。对于尚未脱粒的成束的穗头,带虫的可能性更大,应禁止自疫区输入。对发生地区输出的寄主植物种子应进行严格的检疫。 高粱瘿蚊sorghum midgeContarinia sorghicola Co-quillet,昆虫纲,双翅目,瘿蚊科。中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苏丹、乌干达、肯尼亚、意大利(西西里岛)、塞浦路斯、墨西哥、美国。在美国为害高粱严重。寄主还有甜高粱、帚黍。成虫体长约1.5 mm,胸部橘红色,中胸背板中央和穿过侧板并在腹板扩大的一个斑点为黑色,腹部橘红色,翅灰色透明,雌虫产卵器长,针状。幼虫体长约2 mm,深红色,圆筒状,两端微尖。以幼虫休眠体在寄主小穗内越冬。产卵于发育种子的外颖内壁。幼虫吸食发育中种子的汁液,使之变成秕粒。幼虫在小穗内化蛹。宜加强检疫措施,防止传入。在发生地区消灭带越冬幼虫的残株,及野生寄主如约翰生草、苏丹草可减轻危害。 高粱瘿蚊(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