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加强军事设施建设,增强军事实力,发展农业生产,广积粮草,发展经济基础,在各路军事势力蜂起之时,不急于称王。
 公元1352年,朱元璋在濠州 (今安徽凤阳县东) 投奔郭子兴,受到郭子兴的赏识。郭死后,韩林儿被拥立为“小明帝”,建国号“宋”。朱元璋虽为左副元帅,实际上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又擢升为大元帅。朱元璋率军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 和徽州(今安徽歙县) 后,采纳了名儒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著名策略。认为在激烈的军事斗争中,避免树大招风,过早地成为众矢之敌。关键要加强军事、经济实力,才能逐步实现夺取天下的计划。此建议为日后削平群雄、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正18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任命水军主帅康茂才为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和屯田等农事,并令各地驻军屯田,边生产,边练兵,不仅解决了军晌需要,也减轻了占领区对农民征军粮的负担。朱元璋又设民兵万户府,挑选青壮农民编组为兵,农时耕田,闲时习武,战时打仗,既维护了社会秩序,便于抽调主力军队对敌作战,又为补充和扩大主力军队准备了充裕的后备兵员。朱元璋注意斗争的策略,暂不称王,继续奉韩林儿为主君,避开了各路军事势力的打击。经过四、五年的苦心经营,便开始统一江南的作战,后进而统一中国。
 一定的时期,斗争形势呈现不同的态势,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和行动。实现某种目的,须要做充分的准备,具备必要的实力条件,否则,急于求成,则一事无成。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语出清代张廷玉等《明史·朱升传》。意谓要建筑高高的城墙,广泛地积累储存粮食,延缓称王的时间。这是朱升( (1299~1370年)在回答朱元璋的召问时提出的著名策略,这对朱元璋统一中国创建明朝起了很大作用。高筑墙:在这里是指要占领地盘,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缓称王:指缩小目标,从长远打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