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柔

高柔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洞烛机先,明察秋毫/因时制宜,不守一法/斩草除根,釜底抽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弘扬儒术,拨乱反正/先急后缓,居安思危/明于法理,察及幽微

高柔,曹魏重臣著名韬略家。高柔出生士宦之家,曾祖父高固,不仕王莽,为淮阳太守所害,以烈节著名。高固之子高慎,敦厚朴实,深沉雅量,历任县令、太守,以勤身清名为本,在官清廉。高固之子高式,品行高尚,以孝闻名。高式即为高柔祖父。高柔之父高靖,任蜀郡都尉。高柔字文惠,陈留圉 (今河南杞县南) 人。

高柔明识善断,长于韬略,历魏数朝,功业显著,为曹魏政权的巩固,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高柔公元173—263年

三国魏国大臣。字文惠,陈留圉(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人。东汉末,先投袁绍,后归曹操。魏文帝时任廷尉、司空、司徒等职。任职期间,执法严明,宽平。建议废除赏告诽谤妖言、军士逃亡杀其亲属等酷法。主张审理案件应按法定程序进行,必须有原告出庭,即使君主交付审讯的案件,也要有告发者出庭。他说:“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


高柔173~263

东汉末年司法官。字文惠,陈留圉人,(今河南开封东南)。年少时从兄投奔袁绍。后为曹操所得,先为管长,后为除奸令史,因处法平允,为官刚直,使不少奸吏改过从良,益为曹操所器重,被任为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椽。时曹操严申军令,军士如逃亡,追究其妻子。高柔则认为,这样做不但不能禁止逃亡,反而会使逃亡的更多,因此建议曹操修改此令。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军士果然很少逃亡。曹丕称帝建魏后,以高柔为治书侍御史,执法益勤。校事刘慈等,几年内举吏民奸罪者万余人。高柔到任后,一一查明虚实,情节轻微者皆处以罚金后释放。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迁为廷尉。任职期间,审理要案疑案,重视查访证据,敢于为枉屈者昭雪伸冤,因此颇受时人敬重。朝廷也很器重他,官至太常、司空及司徒太傅,后被封为万岁乡侯。景元四年(263年)卒,享年九十。

高柔174—263年

字文惠,陈留圉 (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初依张邈,后归曹操,为尚书郎,拜丞相理曹掾,颍川太守。曹丕称帝,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明帝时,大兴宫殿,百姓劳役,上疏劝谏。时苛法颇多,他明于法理。在官二十三年,转为太常、迁司空,徙司徒。高贵乡公即位,进封安国侯,转为太尉。景元四年卒,年九十,谥曰元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9:19